党史学习丨18枚“红手印”叩响农村改革大门

[复制链接]


一个个红色印记的力量有多大?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

怎么也想不到

当年按下的红手印

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160429h27jz744m4m4pz44.gif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

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

养活到18岁”

1978年,一间破旧茅草屋内

18名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

冒险在这张“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


160429pro24un3zi4ilogp.png


1978年

安徽迎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

农田布满裂缝,土地撂荒

农民外出乞讨者不计其数

“那时生产队农民出勤不出力

干着还猫着

遇上大旱,要想救活大家

只有分田到户搞单干”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回忆说

当时那是一条红线


160429n8err8hpabvuto0b.gif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

小岗生产队迎来大丰收

粮食总产相当于

1955年到1970年产量总和

“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

从此,我国农业生产活力迸发

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广袤农村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


160429bp6p19crlrg6pc96.gif



源:新华社

制作:邓柳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