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力量,如破土春笋,蓬勃向上;榜样的光芒,似璀璨星辰,照亮前路。历经层层选拔与严格评审,2025年“蔡甸好青年”寻访活动结果正式出炉。
十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青年脱颖而出,他们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在蔡甸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青春的无限魅力与榜样力量。
邓永勤,一位扎根三农领域十余载的土家族姑娘,用知识与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硕果。
她带领团队将十里莲华养心谷从一片荒芜打造成武汉市乡村振兴示范项目,让抛荒地变身肥沃良田,危房蜕变为特色民宿,农民转型成为专业管家,让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不仅如此,她心怀大爱,长期结对帮扶留守儿童与西藏学子,助力贫困家庭脱贫,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温暖。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明天,以高分子材料膜类研究为战场,带领武汉华彩光电在短短7年时间里,成长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他和团队主导研发的“OLED 功能膜”成功跻身国内最大的柔性OLED显示屏制造商京东方供应链。近三年来,他不断以科技人才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吸引众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汇聚,为蔡甸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
王成辉,从军人到创业者,再到蔡甸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身份不断转变,但那颗奉献的心始终炽热。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为医护人员供餐、捐赠物资;在河南省遭遇洪灾时,他带队奔赴一线抗洪救灾。担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期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并出资设立200万元爱心基金,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个角落。
蔡甸区楚剧团青年演员夏政,以文武小生之姿,唱响楚剧传承发展之歌。
他参演的《把一切献给党》《摘帽》等剧目屡获大奖。作为新时代戏曲传承者,他积极参与“送戏下乡”“文化进景区”“知音半月剧场”等公益惠民演出百余场,将戏曲中的家国情怀融入当代生活,推动楚剧在创新中焕发活力。
蔡甸区人民法院侏儒法庭法官助理杨新辉,扎根乡村法庭,创新推出 “四下工作法”。
通过“村村走、村村访”活动,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活动也被拍摄成视频,成为“武汉市普法网红”。他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法治夜校”“乡村法治校园行”模拟法庭活动,现场教学防校园欺凌、防网络诈骗等法律知识。并坚持用文字记录工作,以工作实绩讲好法院故事,共计在中央和省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文章32篇。
蔡甸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婷,以笔为犁深耕基层一线,以镜为窗记录时代,践行“四力”,挖掘出众多感人故事。其中采写首发蔡甸“信义夫妻”的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百余家媒体转载,全网阅读量突破千万。
她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四大比拼”“十大工程”“四个新样板”等中心工作,深入田间地头采写乡村振兴鲜活故事,用镜头记录特色农业发展新图景;深挖文旅融合新路径,创新传播形式展现地域文化魅力,讲好蔡甸故事、传播蔡甸好声音、展现蔡甸新形象。疫情期间,她经历重大疾病手术后,仅月余便毅然重返工作岗位,以“铁肩担道义”的执着诠释新时代新闻人的使命担当。
中建钢构武汉有限公司一车间主任么忠孝,牵头组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攻克多项焊接技术难题,推动多项新技术落地。主导建设的全工序智能化生产线,获评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年节约成本超300万元,斩获多项国家专利与省部级工法。
他将党建融入车间管理,解决6对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实事,组建5批次突击队投身“两山”医院建设、援港应急工程及抗洪抢险。
武汉市公安局蔡甸区政工室警员满潇,在破案与宣传领域双线发力,主办、参与多起案件,发表1100余篇宣传稿件。
组建青年突击队,组织丰富警营活动,在维护治安与弘扬警营文化中展现青年民警的担当。
蔡甸籍的华师在校研究生周旺章,发挥师范专业优势,连续五年参与“爱心托管班”建设。
他努力拓展青年志愿服务资源,联系华中师范大学多个校、院级学生组织来到蔡甸区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每年招募志愿者120余名,累计为10余个社区开展课程、宣讲、辅导3000余场(次),超过1.9万人次蔡甸青少年受益。他主动联系长江大学、蔡甸区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文明引导、清洁家园、义诊宣教、助老敬老、公益集市等志愿服务活动;链接爱心组织,为困难群众捐赠2000余元生活用品,向多个社区累计捐赠300余本书籍。
武汉市中法友谊小学德育副主任边力,深耕红领巾事业,建立“大队辅导员-年级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三级联动机制,利用集体学习、自主阅读、教师微研究工作坊,带领辅导员老师深入开展党史、少先队史、师德师风学习、少先队标志礼仪等学习活动。
她积极推进“双减”政策,策划组织“红领巾爱劳动”“红色故事会”丰富活动,为培育新时代好少年倾注心血。
这十位“蔡甸好青年” 是蔡甸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用青春和汗水 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他们的故事 激励着每一位蔡甸青年奋勇向前
未来期待更多蔡甸青年 以他们为榜样 在蔡甸这片热土上 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刘婷 陈轩 制作:舒畅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