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智”,鄂州农业机械化率达78%

[复制链接]

田畴染新绿,插秧正当时

连日来

鄂州大地,田畴之上

处处涌动着生机与希望

新农人添力

新农机驰骋

新农技见效

正将大地“翻新”铺绿

一幅美丽的农耕图在眼前徐徐展开

只待稻谷飘香,迎接丰收


01
90后新农人“慧”种田

“一台插秧机一天能栽种40余亩地,相当于一个人工插秧效率的10多倍,比起父辈们过去‘手把青秧插满田’的农忙景象,种地变得更有效率、更加轻松。”5月3日,在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徐连村农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道才与工人们一同忙碌着,将一盘盘秧盘运往田边。田埂上,90后农机手徐洋洋专注地调试着插秧机上的北斗导航智能系统,在他娴熟的操作下,一株株翠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原本光亮如镜的水田随即披上一袭“绿装”。

202917veub2vic1g430tiy.jpeg

徐洋洋是徐道才的儿子,从小就在田边摸爬滚打,深知老一辈种地的艰辛。2013年,怀揣着改变传统耕作方式、让农业焕发新生的梦想,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与父亲并肩作战搞农业。

“作为年轻一代,除了吸收老一辈的种植经验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回到农村的徐洋干劲十足,只要听说有啥新技术,就赶紧去学习、去引进。凭着肯吃苦、愿钻研的劲头,12年来,徐洋洋不仅摸透了土地种植的“门道”,还掌握了旋耕机、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机具的使用方法,成为名副其实的“全能农机手”。

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陆续引进无人植保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20台()先进农业机械。如今,种田已实现了全程自动化、机械化作业,播种、插秧、收割等环节均可在“指尖上”轻松完成。除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外,合作社还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助力周边农户实现轻装上阵、稳产增收。

在鄂州,像徐洋洋一样,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成为“新农人”,他们既能熟练驾驭新农机,在田间纵横驰骋,又能灵活运用新农技,让种地变得高效又轻松……

传统农耕经验与现代农业科技
完美结合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
效率和质量
为这片古老的土地
注入了新的活力



02
新农机驰骋沃野显身手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农机装备不断推陈出新。近段时间,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骨干们活跃在各地的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各农机合作社运用自走式秧盘育秧播种机开展育秧播种作业。

202918tcucc9p8ouc8p2bc.jpeg

在鄂城区杜山忠平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自走式秧盘育秧播种机开足马力运转。随着机械臂有规律地不停摆动,铺土、施肥、播种、覆土等工序一气呵成,一个个标准化育秧盘如流水般“吐”出,在苗床上整齐列队。

“别看这台机器个头小,它每小时可完成800—1000盘秧苗播种,比人工插秧效率高10倍以上,且播种均匀、出苗整齐,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该合作社负责人柯忠平介绍,“就拿今天上午来说,5个人3个半小时就完成了约2000盘育秧任务,足够80亩大田使用,有了它的帮助,我对今年的丰收更有信心了。”

相比于传统大棚育秧,自走式育秧设备还集成节水喷灌和有机肥施用功能。农户只需“轻点一下”,设施就能根据秧苗长势进行补水、施肥、控温等操作,使秧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让育秧效率“一路狂飙”,有效保障了春耕生产进度。


这样的场景

正是智慧农机

助力农业生产的一个缩影

202918guhkt6hjok335kya.jpeg

“今年以来,我们在耕地、种植、植保、收获等不同阶段,引进推广实用新型农机具,同时加快农机、农艺等技术融合,让先进农机具成为稳粮保供、助农增收的‘硬核’支撑。目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周强介绍,如今,各类智慧农机在沃野间驰骋,为完成我市1.7万亩早稻种植任务提供坚实支撑。


03
农技智囊团田间地头“把脉开方”

走进梁子湖区太和镇谢埠村金土地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片的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然而,就在不久前,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还笼罩在一片愁云之中。

今年,夏江林种植的早稻品种由于春季天气变化较大,导致秧苗长势不太理想。就在夏江林心急如焚、愁眉不展时,市、区两级农技专家的到来如同及时雨,他们仔细查看秧苗生长状况,耐心讲解品种特性与搭配的技术要点。

“这个品种耐高温、熟期适中,要搭配精准浸种催芽技术”“还要根据苗情长势动态调整施肥比例,既能减少肥料浪费,又能促进壮苗早发”……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夏江林遇到的技术难题迎刃而解。

连日来,这样的画面在鄂州的田间地头经常遇到。

202918t7y7r0zvl7jrlyz7.png

今年春耕以来,我市全面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动员全市各级农技工作人员140余人组建9个专家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下沉生产一线,以技术服务助力早稻等粮食生产,护航粮食增产,促进农民增收。

“农技专家到现场讲解,手把手教我们种植技术,这种实打实的指导最有效,我有信心把早稻种得更好!”华容区付国辉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付国辉高兴地说。



来源:鄂州融媒

制作:韩晓民 | 编辑: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