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徽阳新能源新材料项目现场,挂职干部代凯文手持进度表,仰头核验着30米高钢构厂房的施工节点。五个月前,这位市政府办公室的“笔杆子”初到工地时,连施工图纸都看不太懂。如今,他已协调解决供电配套、施工许可等难题20余项,推动桩基工程提前完工。“规划图变成实景图,黄土坡崛起产业园,这比任何理论课都震撼。”代凯文抚摸着阳光下发热的钢构件,言语中透着自豪。
湖北徽阳新材料项目各大单体项目同步加速推进建设,确保9月30日机械竣工和年底投产目标。 (记者尤蔓 摄)
攻坚故事在建设一线不断上演。去年寒冬,项目因铁路运力受限影响施工,服务专班星夜协调发改、交通等部门,72小时内开辟了“绿色通道”。徽阳公司董事长许进冲感慨:“干部带着政策来、奔着问题去,项目跑出了加速度。”如今,项目指挥部墙上的93项任务清单已勾选过半,年底一期工程有望顺利投产,将助力宜昌成为全球最大精制磷酸生产基地。
当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栾昕介绍,目前全市像代凯文这样被选派到重点项目的干部还有40余名,他们分布在17个重大项目一线。这支平均年龄34岁的队伍,在项目一线实行“早班会+夜巡查”工作制,通过“清单化交办、节点化推进、闭环化管理”,推动项目建设周期有效缩短。
在华强化工转型升级一体化项目指挥部,挂职干部李侃的记事本密密麻麻记录着45次“跑腿”、15场协调会的足迹。
正是这样的钉钉子精神,让企业年产40万吨电子级过氧化氢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