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一个和自然生物“亲密对话”的机会来啦!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 11月5日在武汉举办 这是中国首次举办这一国际湿地保护盛会 也是武汉人们一次 和自然、湿地、野生动物亲密对话的机会
其中地处蔡甸的沉湖湿地 作为武汉唯一“ 国际重要湿地” 更是成为此次湿地大会的参观考察点 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期待着你的关注! 生于城市,长于城市的我们,从未真正贴近过自然,因此对所有带有“自然”“野生”意义的词语分外向往。而在自然中,湿地作为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既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也是人们可以了解自然界生态的快速途径。可以说,了解湿地,便是了解自然的本质;对话湿地,就是对话自然的本体。
“湿地”从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把历史的指针拨动至两亿年前,印支运动分隔南海北陆,沧海桑田间,河流作用积水成湖,又在自然的演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诸多海域、河口、河漏、沼泽,它们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湿地”概念。 先秦古籍《山海经》的“海”,所指古云梦大泽。从“气蒸云梦泽”的壮阔,到“早岁气吞云梦泽”的豪迈,云梦泽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成为江汉平原上古代湖泊群的总称,而沉湖湿地,就属于古云梦泽的一部分。 两亿年的岁月沉淀,从云梦大泽到沉湖湿地,这里一直是孕育着自然和生机的生态腹地。目前,沉湖湿地监测到有记录的鸟类27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14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50种,占我国鸟类名录近两成。也就是说全国1/5种类的鸟,你都有机会在沉湖遇见。
沉湖湿地被誉为“鸟类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青头潜鸭、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鸟类纷纷现身此地,更有国内非常罕见的大红鹳、白颊黑雁。
为了保护好这块大自然馈赠的生态瑰宝,蔡甸为湖“松绑”,还绿于民,疏水系、育植被、护候鸟,在全国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在武汉首次探索建立“智慧湿地”系统。
作为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保护最好的湿地之一,鸟儿们明白沉湖的好。 如今,古云梦泽化为自然的乐园,这些湿地的宠儿们,独翔或伴飞,悠然踱步或潜游嬉戏,沐浴在沉湖晨曦晓雾和苇荡秋风里,数量已达10万只,成为武汉最靓丽的生态名片,每一帧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妙。 沉湖之外,省级生态区的蔡甸,拥有沼泽、湖泊、河流、内陆滩涂等天然湿地面积14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数量、面积和湿地保护率均位居全市之首,构成了武汉近郊最优质的生态空间。 马鞍山下,武汉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将生态资源保护与知音文化传承相结合,伯牙子期的传说无处不在,高山流水驿站、枫桥夜泊、望湖亭、渔舟唱晚等,讲述一段美丽的知音故事。
青山隐隐曲水绕,草滩深处白鹭飞,110公里的环湖绿道上还能偶遇兔子、狗獾等小动物,优秀生态肉眼可见。 坐拥万亩草甸,尽显原生态山野风光的桐湖省级湿地公园,武汉市民“亲野”新晋网红目的地。 辖区内耕地、水域、山林及外滩各占1/4,也让秀丽的田园山水风光与充满了水乡情调的湿地景观在这里交融。
白鹭优雅踱步于草地,凤头䴙(pì)䴘(tī)悠然游弋觅食,粉色的红蓼花海更是成为桐湖之秋主色调,甚是浪漫。 “水清鱼跃泛白波,万丈白绸舞婆娑”,这是武汉最长湖泊——西湖索子长河的迷人风光。
索子长河蜕变成省级湿地公园,近30公里长的湿地风景线与沿河村湾美丽乡村建设相得益彰,一草一木皆景色,一村一巷皆精品。
保护和修复好一片湿地,富裕和美丽一方乡土。昔日的渔民走上了新型农、文、旅、湿地融合发展的新路,让索子长河湿地更具魅力。 此外,位于蔡甸北部的什湖,正在利用法国的湖泊治理理念和技术,通过湖渠整治、生态修复、智慧水务、海绵城市建设,从而改善水质,恢复湿地涵养功能,为各类生物创造良好的繁衍栖息地,恢复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 什湖所在区域,就是“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国际合作低碳可持续发展城市标杆。
秋水长天,层林尽染
万鸟翔集,荻花飞雪 于山水中、绿野间、阳光下 寻一抹自然的底色 湿地之上,与珍稀鸟类 来一场跨越亿年的对话 山水眷蔡甸 蔡甸定不负山水
来源:中共蔡甸区委宣传部 蔡甸区园林和林业局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