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湿地之城 湿地遍地是 并不稀奇
但在武汉市蔡甸区 九真山以南6公里 美丽的桐湖之畔 历史文化和湿地公园美丽邂逅
成就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那就是香妃湿地
▲香炉山顶已建起观景平台,视野极为开阔,可以想象元世祖当年屯兵驻扎、运筹帷幄的情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是孟浩然的千古名句
而桐湖湿地位于古云梦泽东端 许多湖泊拥有上千年历史 湖光山色之间 蕴藏着多少南风楚韵
▲太白湖夕照,华旭贵摄,颇有当年李白泛舟的意境
桐湖一带水域旧称“太白湖” 明代《嘉靖汉阳府志》记载 太白湖在县治西一百里 九真山南 旧传李白泛舟游玩 后人以为名 其水西接沔阳 广袤二百余里
春夏与新滩马影蒲潭沌口
等湖合而为一 秋冬水落 各湖始分
▲摘录自《明嘉靖汉阳府志》,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蔡甸区桐湖办事处区位图
山水清丽 古隐者多居焉 遥想当年
桐湖湿地的美丽山水 或曾激发诗仙的灵感
▲摘录自《明嘉靖汉阳府志》,成书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
▲香炉山遗址碑,右侧为桐湖群众在香炉山附近捡拾到的铜镜、铜币等文物
《嘉靖汉阳府志》记载 香炉山在县治西南九十里 元世祖南征 尝驻此 山脉走向由北向南 涨水时酷似水中蛟龙 是周边不多的自然高地 也成为古代军事要地
▲厢沉潭春景,相传为香妃隐居之地
宋光宗时 桐湖民女李氏入选为妃 因秀外慧中深得帝心 李妃家人捎来家乡特产“藜蒿” 其他妃嫔看到藜蒿似草 便借机诬陷李妃为吃草狐妖 厌倦宫斗的李妃 奏请皇帝恩准回乡祭祖 到乡时船队遭遇风暴 祭祖的厢案沉于水中 李妃便以此为名隐居桐湖 后人便将遭遇风暴的地 称为厢沉(后改名香城) 2017年,桐湖香妃传说 成功入选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桐湖香妃公园的香妃雕像
【桐湖】
湖边曾长满油桐树 少女时期的香妃 是否曾头戴桐花
在湖水中嬉戏
是否采过油桐果 帮助父母修补渔船
【独沧湖】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结束田间劳作的香妃, 是否曾在独沧湖里洗过脚?
【厢沉潭】
厢沉潭环绕岳林山脚 湖面分汊极多 宛如一只凤凰展翅高飞 美丽的山水 曾让香妃流连忘返 从而舍弃皇宫的繁华 隐居于此
▲桐湖省级湿地公园晚霞,远处小山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香炉山
桐湖连通长江活水 河湖塘堰星罗棋布 渔业资源极其丰富
鱼类品质极其优良 桐湖鲜鱼因为香妃的品鉴
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香妃鱼”!
▲洁白无瑕的白鹭,浑身上下透着轻灵优雅
每年有许多候鸟和水禽 在桐湖湿地栖息繁衍 最为常见的是白鹭 相传为香妃芳魂所化 它们时而成群结队、翩翩起舞 时而迈步水中、悠然自得
▲桐湖外滩红蓼花海航拍
桐湖外滩自然风光浑然天成 尤以红蓼花海最为出名 置身花海 贴近鲜花 深吸一口跨越千年的清香
恍若香妃转世!
草甸是湿地之魂
两江交汇的蔡甸湿地众多
“蔡甸”因此而得名
而桐湖湿地的草甸
因为香妃的踏访
格外轻柔惬意
(▲桐湖外滩草甸野营游客)
桐湖山清水秀 是国家卫生乡镇、生态乡镇 出产的农产品质量优异 许多美食在宋朝时期 就是宫廷贡品 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来源:蔡甸融媒 桐湖办事处
制作:罗贝 刘毅 邓柳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