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憨”共住一个家 实现“一田三收”

[复制链接]
183906o5oxhja5nzvqqjvy.png

初夏时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群力村的稻虾养殖基地一派繁忙。农户雷师傅和姜师傅划着小船,熟练地拉起地笼,一只只挥舞着钳子的小龙虾被捞出水面。


183906omszn10c0mnol40o.jpg


“今年稻虾的个头比往年大,肉质更饱满。”武汉震燕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江燕介绍,尽管稻虾上市已进入尾声,但合作社已在精养池塘里提前投放虾苗,预计在6月中旬“精品虾”将接力上市。


183906beyoxx9lxlsen7le.jpg


群力村平坦开阔的地形与丰富的水资源,为规模化稻虾养殖提供了天然优势。合作社流转的1300余亩稻田用于稻虾养殖,采用“稻虾憨(沙塘鳢)”综合种养技术,形成了“一季虾、一季稻、一季土憨巴”的“一水三收”体系。稻田为小龙虾和土憨巴提供了栖息、觅食和隐蔽的场所,其活动和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养分,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183906x6vkbkeekbmyke1y.jpg


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引导散户集中连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并成功打造了“稻虾米”“虾田米”品牌。同时不断精进养虾技术,基地的精养塘培育的小龙虾规格可达一两以上,品质备受市场认可。


在发展稻虾养殖的过程中,合作社积极与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等开展产学研合作。距离不远处的华中农业大学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稻虾试验田里秧苗已经种下,“盱眙龙虾1号”“潜江红3号”新品种正在培育中。


183907p27tygytglba0yzx.jpg


江燕介绍,今年将在富硒虾、稻虾黑米以及稻虾鳝综合种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借助华农的先进技术和专业指导,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产量,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目前,蔡甸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已达6.5万亩,通过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养殖户每亩的收益可达3000元,实现了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双赢。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周璜 杨铭

制作:吴梦 朱清洋 | 编辑: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