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垃圾去哪儿了” 蔡甸沉浸式宣教体验告诉你

[复制链接]

我们每天的生活垃圾都去了哪里?

又是怎么变废为宝的呢?

6月17 日

蔡甸区这场全方位沉浸式宣教体验

为学生和居民代表

探秘“垃圾去哪儿了”

一步步揭开“垃圾旅行”的谜底


探秘首站

中城上品小区垃圾分类科普馆


100451vtev6tbmo4e4objq.jpeg


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工作人员向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解了垃圾分类发展简史、分类处理全流程、分类的意义以及处置方式等一系列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带领大家到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生活垃圾转运点,直观了解垃圾投放、收集转运的全过程。


探秘之旅

第二、三站

大集街道垃圾中转站

永安街道厌氧发酵池


100451hmsvkmcq9gq4zgvq.jpeg


大家参观了厨余垃圾生物处理变成肥料的过程,以及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处理变成沼气再生利用的全过程。


作为此次活动的“环境小卫士”,圣林汉水阳湾幼儿园的萌娃们兴奋不已。“今天我看到了厨余垃圾坐了滑滑梯,上了厨余垃圾车,到了一个机器里,一会儿就变成了肥料,感觉很神奇,我回去要跟爸爸妈妈一起爱护环境。”大一班学生张皓洐说。

圣林汉水阳湾幼儿园大一班学生许婧瑶说,“厨余垃圾好棒,可以变成沼气烧火做饭,还可以变成肥料种花花草草,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100451hp3o48e4olpe8jev.jpeg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让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家庭带动一个社区,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垃圾分类工作小组工作人员戚辉告诉记者,组织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居民及志愿者更直观的了解厨余垃圾投放、收集、处理的全程,以及怎样将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接下来,蔡甸区生活垃圾分类宣讲团将持续开展“垃圾去哪儿了”系列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学生、市民“零距离”了解生活垃圾从源头产生、收集中转、末端处置的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意识,提升居民群众的垃圾分类参与率与准确率。


活动当天,来自中法城的河湖志愿者们还为大家讲解了河湖保护的相关知识,呼吁大家参与到河湖保护的志愿行动中来。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吴亭 喻萌

制作:罗贝 邓柳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