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近年来,蔡甸区积极发动村集体、种植大户以及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强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激活土地“沉睡资源”。截至目前,蔡甸区累计撂荒地复耕复种0.65万亩,让荒地蝶变广袤丰收田。
种植大户朱元斌和钟运风兄弟俩流转了车岭村、大山村和争光村的荒田荒地共计300余亩,种植蓝莓、纽荷尔脐橙、香莲、玉米、油菜、小麦等农作物。
记者在车岭村看到,农民正在蓝莓地里松土、锄草,另一边数千株纽荷尔脐橙树苗成排的生长,整片田块分区域种植作物,打理得有声有色,一个生机勃勃的采摘乐园正孕育而生。 深受父辈们农业情结的感染,对农业也有深厚的感情,两年前,返乡时看到周边村有农田无人耕作,觉得很可惜,于是我们承包了下来。目前,种植粮食作物、水果以及稻田养虾。
70后的朱元斌在外打拼多年,吃苦耐劳的他先后从事餐饮、种植、养殖等行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两年前,朱元斌毅然决定回乡种田,将自己在外创业的全部收入投入到家乡热土上。
钟运风说: 只有回到家乡才觉得心里踏实。种上田、养上鱼虾,田里有收入,岸上能观光,让耕地不荒废,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一番事业,足矣。 发动大户流转土地的模式,对于村里来说简便易行,我们希望号召更多对土地有情怀的村民,把撂荒地种起来,为粮食安全贡献出一份力量。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吴亭 杨铭
制作:吴昔 朱清洋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