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稻虾轮作”“育养分离”综合种养模式助农增收

[复制链接]

立夏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产养殖业生产步入繁忙期。连日来,蔡甸区的小龙虾养殖户们忙得热火朝天,在积极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抢抓农时,进行投喂管理,护佑小龙虾“茁壮成长”。


100947tr8je5vmmjvvj8mv.jpeg

农户正在给无人机装填饲饵


近日,在蔡甸区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稻虾养殖基地上空,一架无人机来回穿梭,一粒粒饲饵撒下水田间。养殖户通过操控无人机播撒系统,16.8亩的养殖池仅需5分钟完成投喂。相比人工,无人机播撒不仅撒得更均匀,也更便于田间管理。


据了解,蔡甸区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地处蔡甸区永安街外垸十字河,在永安街、奓山街、侏儒山街、桐湖农场共流转土地9500余亩,发展虾、蟹、四大家鱼等水产品养殖,其中稻虾面积5000余亩。近来年,该合作社坚持发展标准化生产,实施“稻虾轮作”等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建立产品检测室、冷藏室,采用现代物流体系,确保农产品源头质量安全。


100947vgclhch3zhny5ryi.jpeg


蔡甸区裕伟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希望说:

稻田养虾要比单纯的种稻谷收益高,传统种植稻谷,收成好的情况下,每亩可以赚两三百块钱,通过稻田养虾的模式,农民的每亩田收入可以提高两倍到三倍,甚至有的达到五、六倍。


那么,怎样才能养出个大味美、卖相好的小龙虾呢?近年来,该合作社对小龙虾养殖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稻虾轮作”的基础上,探索实现了“育养分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品质,更能养出规格整齐、品质更高的精品龙虾。


100947llgnt0h10tdtc0ss.jpeg


去年,该合作社开辟了5000平方米的虾苗培育温棚,进行自繁自养,温棚一年可培育两季虾苗、一季成虾。目前,今年的虾苗已销售17万斤,后期虾苗的产量将有10余万斤。


刘希望介绍道,

‘育养分离’模式避免了以往混养时大虾吃小虾的情况,同时,虾的规格整齐,节约了人力分拣的成本,经济效益比混养的要好得多。温棚的虾苗每年亩产700斤左右,净利润每亩1.2万元。


近年来,“稻虾轮作”模式在全国各地发展迅猛,小龙虾价格一路下行,但高品质的大虾却从来不愁销。“育养分离”养殖可科学投喂,因材施养,有利于养出精品虾,真正实现生态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在武汉金曦蔬菜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将刚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进行称重、分类、打包、装箱后,运往各大市场。


100947rv5uh81gge4u0fu6.jpeg


武汉金曦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目前,小龙虾销售已进入高峰期,每天出货量达两三万斤,我们按照大中小进行分类包装,用冷藏车直接送往浙江、江苏以及武汉周边等城市。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负责人杨武华表示,小龙虾养殖作为蔡甸区渔业养殖的主导产业,目前蔡甸主要有稻田综合种养、虾蟹轮养、繁养分离等养殖模式。全区稻虾综合种养面积6万亩、池塘养殖面积1.85万亩、虾蟹轮养面积3.5万亩。通过近几年的技术推广,蔡甸区小龙虾的品质大有提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预计今年全区小龙虾的产量可达到1.2万吨。





源:蔡甸融媒记者 吴亭 杨铭

制作:吴昔 朱清洋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