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蔡甸区蔡甸街铁铺村,每周六晚7点,居民魏金萍都会准时来到社区内的灯光球场,跟居民们一起在专业舞蹈老师的带领下,踩着节拍练习舞蹈,从未交过学费。这些专业舞蹈老师是蔡甸区舞蹈协会红色文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该服务队成立不足3年,人数已接近100人。她们活跃在蔡甸区各个街乡,将免费的培训送到农民家门口,让每一个热爱广场舞的村民都能够舞出专业范儿。 4月27日上午,“武汉以我为荣”2022年蔡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优秀案例路演大赛决赛举行,15个志愿服务项目经激烈的角逐,在专业评审团的评分下,区舞蹈协会红色文艺志愿服务队“农民学舞 文联买单”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决赛金奖。
参赛项目代表正在做路演。 蔡甸区舞蹈协会红色文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9年,在区文联的支持下,服务队成立之初就设立了以舞蹈培训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农民学舞 文联买单”。队长龚碧云介绍,项目迄今已覆盖全区所有街乡(园区),活动足迹遍布街道、乡村、社区,每年下乡培训不少于40场,培训人数达近万人次。
参赛项目代表正在做路演。 在蔡甸,还有一支由586名退休老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投身小区,服务一线,认领治安巡逻、文明宣传等12类惠民服务岗位,联合街道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免费义诊、安全巡逻等活动230余场次,服务社区居民2万人次。在奓山街,一支平均年龄35岁左右的文艺志愿者团队扎根于基层,通过自主创新、自编自导民族舞蹈,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参赛项目代表正在做路演。 当天,“银耀知音”银发志愿服务项目和“艺”心志愿暖人心项目分获决赛银奖,聚力星光小手拉起家社大手、新青年走基层、“警校家”护安保畅志愿服务项目等3个项目获得赛事铜奖,“四个一千”志愿服务、乡村文化综合体志愿服务队、农耕科普助力乡村振兴、退役不褪色宣教爱国情等9个项目获得优秀奖。 大赛评委、华中科技大学陈鹤教授表示,人民群众的需求在哪,志愿服务的响应就到哪,参赛项目生动体现了这句话。项目涉及校园安全、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老人、乡村振兴等,共同特点是响应了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人民日常生活的关切和关怀。陈鹤还认为,志愿服务不仅要立志,还要有愿景,如美丽乡村舞起来,舞起来的乡村更美丽,这样的愿景切合了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实践重在践行,难在传承,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在一生坚持做好事,更难的是带动千家万户、子子孙孙都在做好事,让好事、好人薪火相传。 “希望通过此项活动打造集项目展示、资源配置、组织交流和文化引领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平台’,助推全区志愿服务项目化、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蔡甸区文明办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该区首次通过路演的形式评选志愿服务优秀项目,活动覆盖面广、申报项目质量高,项目类型丰富,涵盖疫情防控、党史宣讲、文化文艺、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民生服务等,吸引了机关单位、大中学校、公共服务单位、文化事业单位、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等的热情参与。
来源:长江日报
制作:罗贝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