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葬送亲人 绿色祭扫寄相思

[复制链接]
蔡甸融媒 发表于 2022-4-4 20:29:4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11082


又是一年芳草绿。献一束花、种一棵树,寄托对故去亲友的思念。如今,生态安葬、绿色祭扫、云祭扫,在湖北渐渐成为新风尚。


清明时节,一场全免费集体生态环保葬在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举行,16名逝者的骨灰安葬在这片草坪。没有累累石碑和烧纸祭拜,有的是溪水潺潺,绿草茵茵。


武汉市民张女士:“环保葬是我的父母他们生前选择的,人的生命是来自大自然,回归大自然把自己奉献给大自然。”


武汉石门峰纪念公园负责人严浩:“这次用仪式的方式安葬了16位,让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更好关注生命和生态。”


在黄冈英山,生者选择将亲人的骨灰安葬在青翠的柏树下;在十堰郧阳,96位逝者骨灰装入可降解骨灰盒落葬花坛,化作春泥更护花。


黄冈英山县市民胡先生:“尽管老人去世了,但是树木常青,来这里看看树,老人在我们心中活着。”


十堰市郧阳区民政局副局长赵守军:“大力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等相关保障政策落地、落实,引导广大群众形成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


在省民政厅和省殡葬协会推动下,目前湖北累计已有约6万名逝者选择以不同环保葬的方式,让生命融于泥土、回归自然。


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张玉水:“我们倡导采用最最节约的土地方式(安葬),让我们的荆楚大地的山更清、水更绿。”


新风尚不仅体现在安葬方式上,还有祭扫的方式。清明期间,武汉蔡甸推出了“纸钱换鲜花、纸钱换福袋”服务,“福袋”里装有笔和祈福牌等,通过写一封家书寄托哀思。在黄石,各大墓区劝阻携带不可降解坟标进入墓园,积极引导群众绿色祭扫。


蔡甸祭扫小学生田巧巧:“陵园阿姨送我一个福袋,我准备把我的心里话写在这张卡片上,给太爷爷、太姥姥们看。”


黄石市民张超:“鲜花更环保,而且鲜花是有生命的,用鲜花这种方式去祭奠先人的话,我觉得会更加有意义。”


“全村都上文明坟,无烟无鞭度清明,巡山劝导两手抓,我栽翠柏祭亲人。”


在襄阳,南漳县党员干部们当上文明祭扫宣传员,以自编自创的“顺口溜”等不同的形式向大家宣传文明祭扫知识。襄阳民政部门还上线了网上微追思、微祭奠、云祭扫等活动,用户可以在公众号上免费为逝去的亲友创建一个永久留存的纪念馆,在“云端”为逝去的亲人好友上香、献花、点烛。


襄阳市民张俊:“又可以献花,又可以摆水果,各类的水果摆得很好看,又敬礼,又祭拜,多好。”


襄阳市殡仪馆副馆长刘琳:“自2020年正式上线云祭扫平台后,全市20座殡葬服务机构全部纳入进来。”



源:湖北广播电视台

制作:刘毅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