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一直是基层管理的难题。而蔡甸经济开发区又是蔡甸区工业园区集中区域,各类人员聚集、流动性大。作为社区干部的孙海啸研究了一套基层治理的“战略战术”,实时掌握社区流动人口情况,将社区管理得井井有条。
孙海啸,来自美丽的山城十堰,扎根在美丽的江城武汉,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曾经学过中医,在基层卫生院中医门诊坐过诊,开过中医诊所,1999年12月放弃优厚的医疗行业待遇,到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兵五年。
“五年里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通信员、卫生员、文书兼军械员。当兵的五年里,我守卫过戈壁荒滩的炸药库,看守过看守所,到武警总队医院学习过医学。”
孙海啸说, 部队当兵的五年,是人生的一次钢铁重铸,塑造了我军人的刚毅和刚强,让我从此感觉我就是一名‘钢铁侠’,是打不垮、击不溃的共产主义的钢铁战士,从此我的眼里,没有困难。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2004年退役后,他放弃安置卡,毅然来到武汉自主创业,先后开办武汉福顺康大药房和菜米油盐(武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从商十余年,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和初心不变,2015年10月,孙海啸毅然放弃基业,接受组织挑选,当选为常福社区干部至今,分管综合治理、征兵和退役军人服务工作。 刚来社区工作,很多事情不会做,他就多学多看。运用部队所学的“观察与侦查”技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登记统计不会写,就“依葫芦画瓢”,笨人用笨办法,用部队“三点一线”的要求,将登记统计做到丝毫不差、严谨无误。基层矛盾化解工作难,就运用部队擅长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基层治理工作难,就运用部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思想,注重平时在老百姓面前多用心,多树立党群之间的信赖感,多练基本功,坚持“管理和战法”创新。 2020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实地研究、集思广益,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军人服务站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孙海啸联络科技专业团队攻关研发的“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系统”终于问世,并得到公安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经反复实践调试研发成熟,他率先在社区创新引进“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系统”,有效解决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的难题。 据介绍,这个新的管理系统接入后,租户入住可以精确到房,通过身份证认证和人脸识别对比,可以精准筛查任何假冒身份信息。而且流动人口如果有案件在逃或者疫情管控追踪,能第一时间触动公安情报网络实施预警精确定位,也有利于公安片区管理,情报研判和社区网格化平台信息收集,实时掌握社区流动人口进出状况。软件后期研发还能为社区租赁公共平台赋能精准对接供租平衡,减少社区租户空房率和外来人员安居租房信息,精准查找,搜索对接,为当地居民房屋经营创收和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迅速安居作出精准服务。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喻萌 王娟 制作:万轶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