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条鱼”如何突围绿色产业之路→

[复制链接]


初夏时节

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

云影天光在澄澈水面交织

偶见白鹭掠过

泛起粼粼波光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

丹江口市以“中国好水”

滋养出独特的生态瑰宝

——丹江鲌


好山好水出好鱼。近年来,丹江口市勇担“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使命,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绿色转型发展深度融合,以库区独有的“丹江鲌”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构建起集种苗繁育、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生态渔业体系。


截至2024年底,该市设施渔业养殖规模达34万立方米,年产量达3.63万吨,产值突破21.46亿元,让一泓“清水”化作源源不断的致富“金水”,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全国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样板。



191318y2zx2p11hacahc2r.png


  

政策引活水,碧水生万金

191318d90j8ywdj93hy6dp.gif

“以打造‘丹江鲌’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功,助推十堰建设全国绿色农产品输出地。”丹江口市委书记武小凯对该市渔业产业转型提出要求。


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丹江口市创新构建“五个一”工作机制,成立由该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挂帅的产业链领导小组,建立设施渔业“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工作专班负责、一个市直单位牵头、一个专家团队指导、一套保障措施跟进”的攻坚体系,整合财政、发改、农业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各镇(办、处、区)均明确分管负责同志专抓绿色养殖工作,构建起“县级统筹、部门联动、镇村落实”的上下联动、运转有序的产业链指挥体系。


191318tb7b4r92furmm43d.png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马有祥调研丹江口市博奥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为精准破题,探索产业升级路径,丹江口市委、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远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江苏省海安市学习现代渔业发展经验,对标“仙桃黄鳝”“潜江小龙虾”品牌建设路径,制订设施渔业转型发展方案,并将设施渔业纳入“十四五”农业主导产业,确立“建设湖北省设施渔业强县、打造全国示范基地”目标。该市连续三年把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全市陆基设施渔业的意见》,统筹资金465万元,专项扶持设施渔业扩规模、降成本、防风险。


191318sznlfovscc9bwknl.png

丹江口市实溥兴渔业养殖基地鸟瞰图。


同时,该市组建“丹江鲌”供应链公司,创新“4+3”产业联盟模式,整合种苗、养殖、加工、物流四大核心主体,配套养殖设施、鱼病防治、尾水处理三大技术支撑单位,建立供需对接机制,实现生产要素高效流通。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丹江鲌”研究院,加强与本地苗种、养殖、加工企业合作,实现校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人才互动、成果互惠,为育苗、养殖、加工、运输等产业链环节提供全面支撑。



  

品牌破浪行,游出“金招牌”

191318fzb5bsgnb8kggbkb.gif

“白鱼如切玉,朱橘不论钱”,杜甫笔下的千年诗意,在丹江口库区化作碧波中跃动的现实图景。


作为汉江的鱼种之一,“丹江鲌”因丹江口大坝的修建,在特定水质、温度、光照等条件下,淬炼出独一无二的地域性特色。2008年,丹江口翘嘴鲌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认定受理的首个活体鱼类。此后更是斩获中国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奖、农博会金奖、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奖等多项殊荣。在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中位列第46位,跻身湖北省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三甲之列。


191318cr3qizgglrdq2z16.png

“丹江鲌”展示推广活动现场。


品牌打造是一场匠心与时间的较量。丹江口市深谙此道,借鉴“潜江小龙虾”“仙桃黄鳝”的成功经验,集中打造“丹江鲌”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丹江口翘嘴鲌、丹江口鳙鱼、丹江口鳡鱼、丹江口青虾四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效应,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好山好水出好鱼”为独特卖点,着力打造丹江口高端鱼产品。


“为做大做强‘丹江鲌’品牌,我们携手中国地质大学设计学博士团队,以文化基因赋能‘丹江鲌’商标设计;联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专家团队,构建全链条地方标准体系。”丹江口市水产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通过《丹江鲌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从商标使用到产品包装的标准化管控体系,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溯源”的品牌保护屏障,全方位护航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


市场认可印证品牌价值。2024年,丹江口市积极对接旺顺阁(北京)集团,签订年销300万公斤鳙鱼、100万公斤翘嘴鲌的战略合作协议。如今,“丹江鲌”作为中高端水产品俏销京津沪渝等多个城市,在北京开设的13家“丹江渔村”连锁餐厅,食客年均消费丹江鲌食材超1.25万吨。“丹江鲌”加工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突破1.5亿元。


191318rd7vulxclwooxvdo.png

2024年湖北省农业博览会“丹江鲌”展位。


为进一步开拓市场,丹江口市水产服务中心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北京、深圳、武汉等地举办的水源地绿色农产品博览会、湖北十堰-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旅游链对接大会绿色农产品贸易对接活动、湖北省农业博览会等,让“丹江鲌”的金字招牌在各类展会上熠熠生辉,让丹江口的生态鱼游向更广阔的江河。



  

科技赋新能,养出生态鱼

191318h9xrr404c6czz600.gif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为筑牢“丹江鲌”品牌根基,丹江口市坚持以好水养好鱼,用科技赋能生态、绿色、高效的智慧设施渔业体系建设,全方位保障产品品质。


5月13日,记者走进丹江口市均县镇寨河村的奔富智慧渔业基地,8000平方米现代化养殖车间内,59个直径8米、高2米的大圆桶整齐排列,当工人投喂饲料时,水面瞬间泛起阵阵水花,鱼群跃动显示高密度养殖的活力。这种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系统,正是科技赋能现代渔业的鲜活注脚。


191318kc2rm0mkwbsv209w.png

丹江口市奔富智慧渔业基地养鱼车间。


“昔日‘百里万箱下汉江’的盛景,如今正通过科技创新转化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丹江口市水产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面对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的时代命题,该市创新发展陆基圆池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生态流道等智慧养殖模式,构建起现代化渔业产业体系。


陆基圆形池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核心在于高度集成的科技应用。该系统由地面圆形养殖池与尾水处理系统组成,形成闭环运作模式:养殖废水经底部排污装置进入处理单元,经净化后实现循环利用。奔富智慧渔业基地负责人算了一笔科技账:“单个8米直径鱼桶产能相当于5亩传统池塘,节水节地效率突破90%,真正实现零排放和高效养殖”。


191318fb9wolo699wcbhrl.png

丹江口市高低位生态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北京渔村生产基地)。


在龙山镇实溥兴渔业基地,科技赋能的维度更加立体。控制中心大屏上,水温、溶氧量、氨氮含量、pH值等关键参数的动态数据实时显现。“水质好,鱼的品质才会好。智能增氧系统可根据溶氧量自动启停,确保水体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该基地负责人说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还部署了水下监测探头高清成像和精准追踪设备,可实时捕捉鱼群运动轨迹,工作人员可结合动态数据模型分析,提前预警鱼群健康风险。


191318ibb733eq7z4b2zde.png

丹江口市润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从“会呼吸的鱼桶”到“会思考的系统”,丹江口市将科技力转化为品质力的关键在于构建“生产有标准、过程可追溯、品质能保障”的全链条体系。


采访中,记者翻开几家渔业基地的电子养殖日志,每尾鱼的“成长档案”清晰可查:从鱼苗入桶时的体长体重,到每日投喂的饲料配方、渔药使用记录,再到捕捞时的营养物质检测数据,全部被录入智慧溯源平台。针对“丹江鲌”独特的鲜嫩口感,该市还制定了包含鱼肉纤维密度、鲜味氨基酸含量等在内的多项风味指标,让“好水出好鱼”从感性认知变为可量化的品质标准。


191319ji44xkixznxy1x7r.png

丹江口市裕水鲜智慧渔业养殖基地鸟瞰图。



如今的丹江口

正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笔

在守护一泓清水的底色上

绘就

一库水养一条鱼

一条鱼兴一座城

的产业新图景



通过智慧设施渔业的技术革新,该市将“中国好水”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中国好鱼”的品牌价值,使“丹江鲌”这块金字招牌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鲜活注脚。这条游向世界的生态鱼,既承载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的责任担当,更开创出一条“水经济”赋能绿色转型的特色发展之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书写了独具特色的丹江口篇章。



来源:十堰日报

制作:汪千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