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蔡甸区委巡察机构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村(社区)巡察反馈意见常态化、长效化整改相融合,督促村(社区)针对巡察反馈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着眼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整改促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谢谢村干部把我的钱找回来了,昨天吃的药都帮我拿来了”,蔡甸区奓山街祝家村村民邵美珍由衷地说。
5月14日晚,蔡甸区突发龙卷风灾情,蔡甸经济开发区、奓山街道祝家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闻令而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力救治受伤群众的同时,连夜转移受灾群众至酒店进行妥善安置。
受灾村民在酒店休息
蔡甸区鑫龙大酒店安置点入住的是奓山街祝家村5、6、7组村民63户136人。14号晚,这些村民全部安全入住酒店后,村“两委”会立即安排专人值守,解决群众的生活诉求。
为解决最让村民们担心的孩子上学问题,奓山街道还主动安排专车接送安置点的8位中小学生上下学,彻底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祝家村妇联主任熊思莲如是说:
我把电话留给他们,他们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我。我们村里对接帮他,该拿过来就拿过来,该搬移的搬移,还有高血压的药物去帮他们送。群众的合理诉求我们必须要满足,群众的声音,我们必须要有回音。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红光精品花园小区700户有500多辆电动车,不少电动车都入户或者停放在楼道里,情况严重的楼层,住在里面的居民要经过5、6次“跨栏”才能上电梯,自行车、婴儿车更是扛起来才能过。入户充电让人隐隐担忧,“飞线”充电更是让人胆战心惊。
“不方便都算小事啊,就怕没人看的时候烧了爆了。政府派人来一次就收进去一次,人走了第二天又那样了。宣传、批评,那都没用。”居民王大娘生气地向巡察组反映道。
为了彻底解决这类安全隐患,巡察组及时督促,中法城社事处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新农派出所联合检查研究后,决定以红光精品花园作为试点,给小区内高层住宅14部电梯全部安装了“电动车禁入电梯智能管控系统”。
当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时,电梯内的特殊感应装置立即响起安全提醒,无论是按楼层键还是关门键,电梯厢门将始终不能关闭,整部电梯处于“罢工”状态。
居民们纷纷为电梯里安装“黑科技”的做法点赞。居民张阿姨说:“原来没有安装之前,有些人把电动车放在走道上,门不好开,路不好走,还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楼道干净整洁了,心里还踏实。”
为从源头解决问题,中法城社事处还联合小区物业规划了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区,现在小区居民再也不用担心电动车“入户”“飞线”问题了。
据悉,红光精品花园小区是蔡甸首个安装禁行设备的小区,目前小区电动车上楼现象已基本杜绝。5月20日下午,在区委巡察组回访督查过程中,中法城社事处又组织辖区内小区物业到该小区现场观摩,并召开专题会进行推广。目前辖区内各小区已相继启动装置工作,力争在年内实现中法城辖区使用电梯全覆盖。
巡察组反馈的问题我们全面认领,立行立改,更何况这是关系人民群众安全的事情,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
“村湾绿化带被种上蔬菜,成为一些群众的‘私家菜园’。如果遇上施肥,一阵阵恶臭扑面而来,极其难闻。”齐联村村民张婆婆向区委巡察组反映到。
齐联村是蔡甸街道旧城改造拆迁范围,也是城乡交界地区,一直以来,村湾环境整治和社区卫生治理是一道综合难题。区委巡察组实地走访后,发现村湾部分公共绿地上被某些村民种上了青菜、葱、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破坏绿化、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村湾环境。
解决群众正当合理诉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群众化、实践化是目前党史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政治要求。
街道党工委书记肖书斌在督办村(居)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时向村两委干部强调。
为了彻底改变全村环境卫生现状,齐联村以巡察整改为契机,积极争取巡察组和蔡甸街道的支持,联合蔡甸街道城管执法大队开展了“铲菜补绿”环境卫生专项整治。
村“两委”在宣传栏内张贴整改告示,劝导种菜村民自行将自家种的菜进行清理;街道城管执法大队工作人员、齐联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代表来到种菜集中区域,逐户逐地铲除每一块菜地,还绿与民。对能联系到主人的菜地,督促其自行铲除;对暂时联系不上主人的菜地,则帮其收取蔬菜,放置在菜地旁边,以便村民回来之后自行带回家中。
与此同时,志愿者们在村湾内深入进行“美化家园”宣传教育活动,并向村民耐心解释,得到了村民们的理解支持。经集中整治,目前村湾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