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延链条、促融合……近年来,蔡甸区坚持全产业链建设,全力推进渔业育、养、加、销全产业链深度融合,突出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更好惠及渔民。
蔡甸区加快发展水产品加工。以佳简呈厨食品公司、龙月水产养殖合作社、钳龙食品公司、得民特种水产养殖公司等水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实施加工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扩大小龙虾和风味鳊鱼、鲫鱼等加工产品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3年,龙月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整虾保鲜、虾仁加工等,年加工量达500吨,创产值2000万元。湖北佳简呈厨食品公司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保持现有企业稳产前提下,又在侏儒山街道洪北片区租4000平方米工业厂房,购置现代化生产设备扩大生产产能,并于当年底建成投产,使该企业水产品加工一举成为武汉本土水产品加工领军企业。据统计,2023年,全区水产品年加工量达到2000吨,年产值达0.85亿元。
在侏儒山街道金马堰村,湖北简厨匠造食品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低温腌制技术,为传统水产品加工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走进简厨匠造的生产腌制间,整齐地摆放着正在腌制的各类鱼。公司采用的低温环境腌制技术,将温度严格控制在0℃~10℃之间,有效减缓了低温菌群的繁殖速度,减少了鱼肉营养成分的流失。
该公司董事长黄正雄介绍,公司目前主要生产风溜香鲫、手撕大白刁、风溜小刁等产品,销售渠道通畅,拥有3600多家餐饮企业客户,鱼类供货商遍布全国主要产地。同时,公司依托当地丰富的水产资源,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参与淡水鱼养殖,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增长。
与此同时,蔡甸区还加快发展水产电商营销。积极支持水产养殖企业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引导采取带货直播、一键代发及组织周边农产品贴牌等方式发展电商营销,有效推动产销对接。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建设农村水产电商示范点7个。
日前,记者了解到,武汉尊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变升级。该公司早期主要经营业务为螃蟹、小龙虾、黄颡鱼、鳜鱼等名优水产品的生态养殖、线上线下销售及其繁育技术研发与服务。2024年来,公司在基地重点养殖鳜鱼、鲈鱼、鮰鱼、武昌鱼等淡水鱼,通过引进一整套冷冻、风干技术,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加工运输到电商销售一个完整的链条。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两条用于生产冷冻鱼和发酵风干鱼的生产线映入眼帘。一条生产线有二十余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公司方豆苗运营中心通过发展电商销售,将螃蟹、小龙虾等销往全国各地,增加了附加值。”据尊沁公司法人方银华介绍,目前已带动周边养殖户120多户,每户增收10万多元;带动周边村民务工,在螃蟹、小龙虾捕捞、分拣、打包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流水线,每户增收6000元以上。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还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充分利用金龙水寨、后官湖、桐湖湿地、沉湖湿地等休闲区域,将钓鱼、捕鱼、品鱼等多种涉鱼休闲方式融合到当地的水产产业中,全区有休闲养殖基地125处,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休闲渔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蔡甸区将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聚焦全产业链,稳一产、强二产、联三产,在科技支撑上狠下功夫,提升渔业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催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设施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群众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渔业报 制作:方筱玥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