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滋阴润肺
可以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柔软的食物,以益胃生津;也可以煮粥滋阴润燥。此外,吃百合、秋梨等也能润肺。
2、避免日晒
当温度达到30℃~34℃时,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减退。这时,应避免长时间日晒。出门时,戴上遮阳帽,涂上防晒霜。同时,保持室内干净卫生,注意通风降温。
3、食酸
酸味可以收敛肺气,辛味可以发散泻肺,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果蔬。
4、清除内火
主要表现为心悸、易怒、失眠、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等。可根据情况服用中成药,多吃蔬菜水果,泻热降火。
5、适量饮水
中老年人最容易出现慢性缺水。高温天出汗多,更容易缺水。体温的调节主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为了保证血液的稀释和充足的血容量,水的摄入不仅要适量,还要及时。
6、小心热伤风
高温天气,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若过于贪凉,细菌、病毒便可乘虚而入,引起感冒。预防热伤风的关键是避免感冒。出汗时,不要立即吹空调,注意劳逸结合。
7、适当补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证明,硒可以刺激免疫球蛋白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而且硒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提高含硒酶的活性,增强身体清除有害自由基的能力,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因此,从硒对人体的两大作用来看,此时适当补硒。特别是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秋老虎的伤害,更需要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