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飘香,夏意满塘 莲花与碧空一同含苞 在盛夏绽放风姿 又将和晚夏携手离开
莲花 是古今文人墨客笔下 出尘离染的清雅意韵 是清醒独立的君子之风 诗意隽永,余韵悠长
8月正是蔡甸莲花满池、天青云淡之时,满池的接天碧叶绵延河岸,映日莲花亭亭玉立,空气里弥漫着幽幽莲香。步入索河街道,嵩阳山清似碧玉,长河水秀比瑶池。漫步在索子长河边,与莲共舞,步步生香,别有一番惬意滋味。
一大早,成片的田里粉的、白的莲花已全面盛开,圆滚翠绿的莲叶下,蜂窝状嫩绿的莲蓬挤挤挨挨,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趁着早晨天气凉爽,索河街道延山村的村民施运方正在莲叶间,忙着采收新鲜青翠的莲蓬。
千姿百态的莲蓬掩映在硕大的荷叶之间,碧绿莲叶在微风中摇摆。一把摘下的莲蓬清香沁人心脾,剥开来看,莲子颗大饱满,咬上一口回味甘甜。在延山村,种植莲蓬是多年传统,已成为当地人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有效路径。
施运方说:“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莲蓬,有名得很。我种了多年的莲蓬,今年有3亩莲花塘,亩产500斤,收入1.5万元。”
延山村党支部书记施军农告诉记者,该村地处蔡甸区西部,索河街北端,全村土地面积1832亩,其中500余亩皆是种植的莲蓬。莲蓬种植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我们这里的莲花莲蓬可观赏也可采摘,村里的合作社将新鲜的莲蓬统一售卖,每年都是供不应求,村民也增加了收入。”
近年来,索河街道结合农业发展需求,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优质莲子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在为乡村增添靓丽风景的同时,也无形地将“美丽资源”进一步转化为“美丽经济”,即美了乡村,也富了村民。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延山村的情况不是特例,在索河街道金龙水寨景区,莲花开得格外张扬肆意,或含苞待放,或娇艳欲滴,惹人注目。景区内,粉色和翠绿填满视野,不仅有品种多样的莲花,还有凉亭、栈道,方便游客打卡拍照。微风过处,莲叶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星星点点的莲花嫣然摇动。在这里,游客还能踏上“采莲桥”体验“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意之美。
有莲必有藕。这儿的莲花深处,还有个“莲藕博物馆”隐匿其中。走进馆内,随处可见莲藕元素,精心制作的文化墙展板,详细收录了蔡甸莲藕的前世今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中国莲藕文化的渊源。
在馆内偏厢内,一桌20多道仿真菜精心制成的全藕宴,有荤有素,色泽诱人,全都是用莲藕、莲子、藕带等与莲藕有关的食材做成。排骨藕汤、藕饼、酥炸藕元、财鱼焖藕、荷花宴……各种美味色香俱全。目前,蔡甸莲藕博物馆为全国第一家以莲藕为主题开办的博物馆,慕名游客纷至沓来。
莲花从来不缺赞咏,尤其是在索河街道,沿着嵩阳大道而行,索子长河与青山白云而依,沿路的荷塘美景格外壮观。
索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街以打造“索河度假区”为契机,打造索子长河“湖北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索子长河草鱼“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块金字招牌,成功创建省级莲藕优势区,目前全街已形成1.2万亩莲藕种植区,带动3500余人从事莲藕相关产业。该街将持续举办莲文化节、茶花节等节庆活动,以“莲”带人气,以“莲”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新支点。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刘婷 辜子琦 罗贝 摄影 刘毅 制作:邓柳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