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正是鱼苗投放的黄金期,不少养殖户趁着春日的好时光,开始陆续投放大量的鱼苗。位于蔡甸区张湾街道白湖农业示范园内的武汉得民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每天迎来不少从各街乡赶来采购小鱼苗的鱼贩和农户。 4月11日,记者走进基地育苗车间,多个5米*5米的养殖池接连铺展开来,数不清的鲈鱼苗游弋其中。
武汉得民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麒麟介绍,鱼苗养殖是一门技术活,每年4至8月是鱼苗养殖高速生长期。为提高养殖效益,徐麒麟还向专家请教、向同行学习,努力改进养殖模式,掌握选种、配药等各项技术,成功掌握了一套“养鱼经”。 种鱼都是优质培育的,经过选育、检测等方法来筛查鱼苗。不仅如此,水源也不同一般,是井水养殖,没有循环,直接用掉就换掉。这样一来,保证了养殖鱼苗的活力,再通过中成药、保健药品来调整鱼苗的健康度,鱼苗体质也得到了保障。
在武汉得民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的带动下,附近村民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发生了变化,采用了更多科学养殖方法,吸引了不少养殖户在此“取经”。 我是隔壁五一村的,主要从事鲈鱼苗的孵化工作,大家都对我们倾囊相授。在这做了一两年,生活待遇都可以,也可以学点技术经验。 据悉,张湾街道是农业大街,境内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淡水鱼养殖。全街水产养殖面积达1.5万亩,年供应水产品4700吨。武汉得民特种养殖有限公司是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鱼池635亩,养殖池48个,鱼类年产量可达600吨。因鲈鱼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美,目前该基地已培育第三批鲈鱼种苗,通过水花养殖技术,该基地的鱼苗存活率达50%以上,年产值达2000万元。
武汉得民特种养殖有限公司还新建起加工车间,着力发展水产类加工产业,通过渔业多元化发展,着力打造本地水产养殖产业链。
徐麒麟说: 一方面是加工鱼,到12月份左右做成腌制鱼,同时在来年5月虾季,将新鲜小龙虾加工后再冷冻库储藏,到10月份左右将虾发往全国进行销售。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刘婷 辜子琦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