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党员生活》杂志2月刊《走读湖北》栏目 刊登文章《抗日胜地,多彩阳湾》 介绍了红色美丽村庄—— 蔡甸区侏儒山街道阳湾村的破茧蝶变
80年前的秋冬,新四军第五师挺进川汉沔地区,发起侏儒山战役,取得辉煌战绩。80年来,侏儒山下那段烽火硝烟的故事代代相传,一代代阳湾人在故事中汲取奋斗力量,谱写时代新篇。如今,侏儒山阳湾村悄然改变,一座红色美丽村庄破茧蝶变,向人们讲述着全新的阳湾故事。
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北踞汉水,南临长江,是武汉的西大门,乃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自武汉市区向西,沿318国道进入侏儒山街阳湾村。一进入村口,便可以看到“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置身博物馆,一幅幅抗日战士的照片,一个个缴获的敌军武器等战争遗存,让访客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侏儒山战役是新四军第五师在抗战时期抗击日伪战斗中最辉煌的一次战役。它与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黄桥战役等被列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著名的十六大战役、战斗之一。
1941年9月,十万日军入侵长沙。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趁日军兵力空虚,李先念率领的新四军第五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开辟川汉沔地区大片根据地。第十五旅政治部主任张执一受命带一营兵力率先深入敌区,他的主要打击目标就是伪定国军第一师汪步青部。很快,侏儒山战役打响。
从1941年11月17日至1942年2月4日,侏儒山战役历时两个半月,大小战斗14次,全歼伪一师5000余人,击溃伪二师1000余人,毙伤日军200余人。这是新四军第五师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战果最辉煌的一仗,也是新四军在湖北最大的一场战役。
此次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新四军第五师由分散的、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发展到集中兵力、实施向心攻击的运动战,控制了侏儒山及附近川、汉、沔地区,进一步扩大了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侏儒山战役中,有一位传奇侦察参谋傅玉和。傅玉和出生于阳湾村傅湾,曾担任新四军第五师第15旅侦察参谋,在侏儒山战役的前期情报工作中,他发挥了关键作用。傅玉和的传奇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其子傅建桥从小听着侏儒山战役故事长大,心中早已埋下红色种子。
“除了我父亲,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不少战士出自阳湾及附近的村落,他们为保卫家乡洒下了一腔热血。父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能在我们手上湮灭。”当傅建桥有了一些积蓄后,便回乡筹资建了侏儒山战役博物馆。
2013年,博物馆建成并对公众开放,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阵地。
从博物馆后的傅家山蜿蜒而上,便可以看到一座铁军亭。傅建桥告诉记者:“侏儒山战役时,新四军第五师的指挥部就驻扎在这座山上。”从全新修建的铁军亭里远眺阳湾村,白墙灰顶的民居鳞次栉比,炊烟袅袅。 从傅家山下山,沿着绘有侏儒山战役连环画的村居和围墙,便来到了阳湾村政治生活体验馆。在这里,阳湾村的奋斗史通过红色基因、时代变迁、新时代红色美丽阳湾三大板块层层铺开。
阳湾村村域面积8.1平方公里,全村有7个自然湾、366户、1684人。2020年11月,被列入全国首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
政治生活体验馆不远处,一座美丽的六海赛生态小镇引来村民和游客驻足拍照。
“这里在历史上被称为六海赛,”阳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家斌向记者介绍,“小镇的投资人欧阳国华正是阳湾村人,是我们村吸引回乡的‘能人’。2015年,欧阳国华与阳湾村村委会共同谋划,决意让家乡焕新颜,历经几年的努力,便有了这个六海赛小镇。”
六海赛小镇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一条小河蜿蜒入湖,湖上波光粼粼,清风徐来,草木清新。一排排民宿紧靠环湖路,可远眺铁军亭,也可亲近田园风光。虽然小镇还未正式开门迎客,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景区。2017年,它被评为“荆楚最美村镇”。根据规划,小镇将串起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新四军老战士故居、烈士墓、铁军亭等红色元素,创建3A景区,同时还将兴建一座以“百年党史,百年辉煌”为主题的新时代广场。
生态小镇和阳湾村将融合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展示、乡村田园休闲、农业观光、生态观光等功能的武汉近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让更多人来到红色美丽乡村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 近年来,阳湾村实施村湾农房立面整治改造,开展道路铺展绿化等村湾环境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蔡甸采石业发端于侏儒山,采石成为地方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采出的石料,多运往武汉市区、仙桃等地。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时,桥墩用的就是侏儒坨石。”蔡甸区侏儒山街道党工委组织统战委员周保中介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年,蔡甸区关停了全部采石场,阳湾村也面临产业转型。”
阳湾村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借助国企联村行动,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培植绿色业态,实现三色融合发展。阳湾村党支部书记杨家斌坦言:“村里有这么好的红色资源,我们要利用起来,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源开发致富,为乡村振兴‘自主造血’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形式,有效组织群众,推动产业发展,做好农旅文融合文章,让村民分享红色阳湾建设红利。
杨家斌介绍,2021年底,武汉碧水集团与阳湾片区合作联社共同出资成立的武汉碧水兴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阳湾村揭牌。碧水集团本部和所属4家单位将同阳湾片区5个村具体结对,在党建联建、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乡村治理等各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片区群众。
不仅如此,阳湾村还将2000余亩土地流转给武汉博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力发展生态休闲农场。
“在各方的努力下,阳湾村有望驶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接下来,我们将建设‘红色教育+生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带动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源租赁赚‘租金’,合作开发赚‘股金’,就近就业赚‘薪金’,发展旅游赚‘酬金’。”杨家斌信心十足地说:“届时,在这片革命先辈们战斗过的红色之地上,村民们将畅享绿色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用好用活红色文化 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求,赓续红色血脉,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推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久久为功、多点发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红色美丽村庄,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强化组织领导,科学推进建设规划。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区委书记联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包村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阳湾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协调推进会议,专题听取项目推进情况汇报,到项目现场实地调度,切实保障阳湾村红色美丽村庄顺利建设。将阳湾村红色农旅小镇建设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纳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整体推进,总体谋划阳湾村“文化+农业+旅游”高品质发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退役军人、“一村多名大学生”等群体中选拔优秀人才,建立后备力量人才库,重学历、控年龄,深入研究把好人选关,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阳湾村党支部2021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强化阵地建设,弘扬红色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阳湾村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孝行文化,打造阳湾村村史馆、红色基因展览馆,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统筹用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财政奖补资金,完善侏儒山抗战纪念馆及配套设施,保护和发掘新四军侏儒山战役历史遗迹,完成铁军亭配套工程与烽火台建设等修复项目,打造多媒体功能室建设,完成集教育培训、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政治生活体验馆。侏儒山抗战纪念馆自2021年5月10日复展以来已接待236个团体,参观人员18300人次。阳湾村党支部组建40人的红色宣传队,定期在侏儒山抗战纪念馆集中排练、演出红色歌舞及舞台剧《张环芝》,为周边群众和来访团体表演60余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农居、道路、村湾环境等进行整治,保护山水资源、历史遗迹,推进“村增万树”项目,完成沿线道路硬化和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建设生态型美丽乡村。
强化资源整合,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开展“在外能人大走访”,引能人回乡投资,打造乡村休闲度假项目,以古越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依托,以周边产业资源为支撑,重点打造越国历史文化体验区、红色抗战文化体验区、果蔬种采区和特色民俗体验区等功能片区。吸纳周边榨坊村、中刘村、中湾村、土龙村组成阳湾片区联合党委,成立股份制经济联合社,以经济为纽带将农民组织起来,让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入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促进村民致富、集体增收。协调“国企联村”行动,引入第三方公司,围绕泥蒿、西甜瓜、虾蟹等特色农产品打造绿色产业田园综合体,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带动周边村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让红色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农旅融合发展,带动村集体和农民通过资源开发致富,打造武汉市革命老区贫困乡镇的示范项目,武汉近郊乡村休闲度假游的胜地,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来源:党员生活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