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春节临近,人群流动聚集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增加,叠加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距、分餐制等良好习惯,是目前远离病毒最好的方式。为什么我们要提倡假期“不约”?今天,疾控专家为你解码“不聚集,不聚会”背后的7个关键词,也请广大市民朋友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确保健康平安过节。 新冠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风险。请市民朋友们牢记在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公共交通工具时;处于人员密集的室外场所时;医院就诊、陪护时;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都需要正确佩戴口罩。 人的双手每天都会跟成千上万种细菌打交道,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之一。正确洗手要做到用流动水洗手,用洗手液或肥皂液揉搓双手的每个部位,尤其是指缝之间和皮肤皱褶,每次洗手过程不应少于20秒。 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虽然天气寒冷但也要保证至少每天早、中、晚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通风15分钟以上。 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在重力作用下飞沫从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近距离接触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感染风险,要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集体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可以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让分餐成为一种习惯,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更能体现尊重与关爱! 家庭防护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不要因恐慌而过度消毒。如果所在小区无新冠病例,家中没有外人到访,那么无需每天都消毒。日常情况下做好清洁、通风更重要,疫情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消毒。 扫码支付可以实现非接触的支付,减少病毒的传播,还能起到信息追溯的作用,移动支付的信息可以汇总成大数据,为做好疫情防控带来更便利的数据化基础。 来源:武汉疾控 制作:罗贝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