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里的植物,沉湖可以找到这些

[复制链接]
092914yc96rpp0sr6c12pm.jpeg


步入10月下旬,花城武汉花絮飘飞,踏上观芦栈道,感受花开胜雪的芦花,是每年深秋武汉人最怡然自得的浪漫。“我家附近就有大片的芦苇地,可为什么现在还没看到芦花呢?”


092914ognhppq232n3fqqy.jpeg
湿地芦花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李梓固 摄

10月17日,武汉生态环境志愿观察队在沉湖湿地公园进行主题为“去沉湖认识诗经里的植物”的“观草”活动,沉湖现场,芦花胜雪,有观察对队员提出问题。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南部,总面积11579.1公顷,是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泛水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功能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被专家誉为“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


092914j6mrpgccwcuiemg6.jpeg
沉湖湿地的苔草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2013年10月因满足鸟类总数超2万只、8种鸟类分布数量达到全球种群数量的1%以上、支持着白鹤、青头潜鸭、黄胸鹀3种IUCN红色目录极危物种等5条标准,被确定为国际重要湿地。


本期带路人:冯江

092914njgkaa1n1j1n1w1z.jpeg
冯江
武汉生态环境首席志愿观察员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

《诗经》里的植物

原来是有TA!!!

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的便是芦苇和荻,原来,花开胜雪的芦花已经美了几千年。


092914gkbjb77qqstsqez7.jpeg
原来这是“荻”!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杜宏华 摄

沉湖湿地已经花絮如雪,但市中心大片芦花荡却还没什么动静,冯江解释道:“影响植物生长环境因素比较多,气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有水位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沉湖湿地的荻,也是本月初刚开始盛开。”

092914p3prhca95ca5h1oo.jpeg
这才是真正的芦苇!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杜宏华 摄


“虽然大家习惯性认为芦花可能长成圆锥花序,也可能长成伞房状花序,但其实,圆锥花序的是芦苇,有点像高粱的样子,伞房状的是荻花。”冯江说。听了介绍,志愿者们表示恍然大悟,原来叫了无数次的芦苇,其实是荻花。冯江一边说这一边带着志愿者们,沿着计划中的观察线路,记录下植物种类、植物株数等数据、了解植物背后的知识。


《诗经》里的植物,除了芦苇和荻,能在沉湖找到,还有不少。


092914scdzmmqhm0tcqwsd.jpeg
沉湖的荷花部分还未凋谢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高歌 摄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里面说的荷花,别处荷花早已花败,但沉湖的荷花还零落盛开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这个里面的“莫”指的是酸模,“藚”指的是泽泻,沉湖湿地里都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沉湖湿地里也有荇菜,但是春季才能看到。


除了“诗经”植物

还有这些……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的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根据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区内就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4种,莲、野菱、粗梗水蕨和野大豆。”冯江介绍起粗梗水蕨:“粗梗水蕨是漂浮植物,没有固定根,所以一般都在都是在水滨分布……”


092914j0o8lmyjllys8757.jpeg
粗梗水蕨  冯江 供图

另外,冯江还带领大家去认识同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野菱,“野菱和家菱的叶片都是菱圆形或三角状菱圆形,只是野菱的叶子和果实要比家菱小很多。”


092914zb66tm5pt00rz3pn.jpeg
野菱 冯江供图

在路边,随处可见花色淡红的草本植物,在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有记录,“青葙生田野间,嫩苗似莧可食,长则高三四尺”,每年在夏秋开花,可入药,有袪风热,清肝火,明目等作用。


092914sfr4428lmr532psy.jpeg
青葙生于田野间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赵妤摄

冯江指着远处形似香肠的植物,“那是被称之为‘香肠草’的香蒲,是一种很典型的水生植物”,香蒲也是“身怀绝技”,最大功效就是止血。



来源:长江网

制作:万轶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