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分的到来,公众应如何养生保健?
此时节,昼夜温差加大,一方面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衣加被,一方面还要依个人身体状况,开始耐寒锻炼,即民间所说的春捂秋冻;与白露时节的防温燥不同,秋分时节需防凉燥,宜常食甘润生津和清降肺气的新鲜果蔬,如苹果、秋梨、柑橘、柿子、山楂、葡萄、百合、莲子、银耳等;此时节,人体的阴精阳气正处于收敛内养阶段,因此宜早睡早起,多选慢跑、瑜伽、太极等轻松平缓的运动项目,以提升阳气,抵御病邪;由于日照逐渐减少,人的情绪往往受到影响,要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学会自我调养,以喜胜忧。
●春捂秋冻有讲究
秋冻并非挨冻,适当增衣以让自己略感凉而不寒为宜,颈部、腹部、肩膀、脚部应特别注意;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不适合秋冻。
●运动宜轻缓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收起薄被
秋夜较凉,要注意在床上垫上保暖效果较好的纯棉材质的床褥,不宜再盖毛巾被之类比较单薄的东西了。
●保湿防静电
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使用加湿器;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纺织或丝织内衣,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脱衣后、摸门把手或水龙头前,用手轻轻摸一下墙壁,将体内静电放出去。
●饮食温和
在饮食方面,由于秋分时节寒湿较重,所以,饮食上要注意温和,不吃过多冰镇、生冷食物,尽量不要胡吃海塞,增加胃的负担,这样才能让自己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此时脾胃不病,接下来的节气变换中,才能保持良好状态而少生病、不生病。
还有很多人这个时候选择贴秋膘,但要注意,过度的饮食肥甘厚味正是加重和引发脾胃病的隐患。建议适当吃些紫苏、生姜、荆芥、陈皮,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抵御寒湿邪气对脾胃的影响。
还要顺应秋季收敛之特点,多吃酸性食物,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白萝卜、白梨等,以收敛肺气;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有润肺作用,宜常吃。此外,秋季主养肺,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