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又添新成员 蔡甸7旬老党员捐赠“百年老宅门”

[复制链接]

“博物馆里都是咱蔡甸人的回忆,

我把‘老宅门’捐给博物馆,

留住我们往昔的回忆,

也是一个念想!”


9月3日,蔡甸70岁的老党员余建国前往跃进社区机关小区,将家里的“百年老宅门”无偿捐给了蔡甸街千秋古镇博物馆。


104114r3bf0frgn73fsi7s.jpg

图为  余建国


余建国家的老宅原在蔡甸街五层街三巷11号,有100余年历史,共有120余平方,家中5代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104114etgmmoxdymelsmgr.jpg

余建国兄弟姐妹5人合影


余建国告诉记者,老宅是1920年左右(具体时间不详),曾祖父带领着5女4儿共同努力建造。建房所用的木材都是利用水路,从湖南的原始森林运回的树木,宽厚且耐用。建造的宅子木、砖、石雕齐全,门上有精美的雕花细纹,楼上的瓦和墙壁上都有雕刻纹饰,五米高的门楼颇为高大气派。余建国的爷爷排行老三,当时在武汉轮渡公司就职,膝下大儿子余福生(余建国父亲)及二儿子余宪禄继承了该祖宅。


期间,老宅曾被蔡甸区征用为第一家福利院,福利院搬迁后余家接管打理维护至今。


104114ula3axz3zpwapzqu.jpg


2021年,滨江片区旧城改建,五层片区房屋拆迁,记载百年历史的老屋可能将不复存在。余建国和家中兄弟姐妹商量,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将“老宅门”捐给了蔡甸街千秋古镇博物馆。


104114yc8cyyxolxlxhfx2.jpg

百年老宅门


记者看到,近5米高、4米宽的“老宅门”的看梁上雕刻着祥云,灯笼梁上雕刻着八仙过海等神话人物,以及朱雀、玄武等神话瑞兽。


“我们要搬到新房子去了,像这样百年老屋以后可能看不到了。无偿捐给博物馆,以后我们还可以经常来看一看,给孩子们讲一讲以前的建筑情况,让他们了解蔡甸历史、了解家族历史。” 余建国说,“老宅有100多年历史,也见证在咱们共产党领导下,100年来的生活变化。”


104114r8p8hfffa5kzshpe.jpg
104114m5yybbiso2u88qb6.jpg


和“老宅门”一起捐献的,还有一口老石磨和有年代感的木盆,余建国用手抚摸着这些老物件,眼里流露出一丝不舍。

老宅的这些‘老伙计’放在博物馆,我感觉很踏实。博物馆里陈列了这么多老物件,这是我们蔡甸的历史,是历史的回忆,也是传承。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王娟 喻萌

制作:万轶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