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利三(1884-1949),原名谟,又名秀节,字典之,汉阳县柏林乡七肖大湾人。辛亥革命前后,与董必武相识,往来十分密切,曾由董必武介绍加入同盟会湖北支部。1926年,由董必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发起川阳边区秋收起义,打响了汉阳县秋收起义第一枪。1942年2月,任中共汉阳县行政委员会主席,兼任汉阳县抗日独立总队队长。5月任中共汉阳县政权部部长。1943年1月,调任襄南军政联合办事处总务处长。4月调任天汉地区副专员。1948年冬,被叛徒肖介甫、贺继良出卖,在邵阳被捕,虽严刑逼供,仍坚不吐实。解放后,被组织安排为湖北省文史馆馆员。9月,因肺部伤口复发咯血不止,不幸逝世,终年65岁。
肖毓福(1897—1942.9),又名萧湖,汉阳县柏林乡新集村七肖大湾(又名四屋岭,现张湾街华英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七”会议后,在七肖大湾举行秋收起义,在武汉近郊打响了第一枪。1925年4月当选为中共川阳临时县委委员,1930年任汉阳县农民协会主席,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汉阳县区委组织部部长、县农民救国会主席。1942年9月因叛徒出卖,被敌杀害于蔡甸杨柳堤河滩上。他在临赴刑场时,昂首高呼“打倒卖国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他那从容就义、正气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共产党人为解放全人类的献身精神,迄今铭刻在蔡甸数万市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