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13位代表中就有5位湖北人;而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在武汉召开的‘八七会议’力挽狂澜,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影响深远。”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近日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了百年中共党史上武汉的特殊历史地位。 记者近日探访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地等地,看到大量和武汉有关的文物、史料,凸显了武汉在百年中共党史上的特殊地位。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中关于中共一大的介绍吸引观众驻足细看,一大代表13人中,5位来自湖北。 多个国家级大展均有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照片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中的文物和史料显示:1920年秋,董必武、刘伯垂、陈潭秋等7人在武昌成立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武汉成为全国6个早期共产党组织之一。 多个国家级博物馆的展览和文物显示:大革命时期,武汉成为全国大革命的心脏地区。中共一大结束后,董必武、陈潭秋回到武汉,建立中共武汉地方委员会,以主要精力领导工人斗争。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这样介绍京汉铁路大罢工: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京汉工人大罢工文物。 1926年秋,武汉成为大革命的中心,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武汉,武汉由此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翌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五大闭幕后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在我们党的根本法规上第一次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提法。 
“复兴之路”上展出向警予照片,她于1928年5月在武汉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 1927年3月至6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多个国家级大展中,均有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照片,这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武汉成为事实上的全国农民运动培训中心。毛泽东在此作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专题报告。 
“复兴之路”中展出毛泽东在武汉创立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历史照片。 1927年的武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7月12日中共中央在武汉改组,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做出三项重要决策: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举行湘鄂粤赣秋收暴动,召集中央紧急会议。 国博军博均重点介绍了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 在国家博物馆和军事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中,均重点介绍了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 
军事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关于“八七会议”的介绍。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武装起义领导人均从武汉出发。八一南昌起义发生时,武汉作为当时的中共中央所在地,不仅是南昌起义决策地,也是大批起义部队和后来人民军队绝大部分高级将领的出发地。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湖北省党史宣讲团团长何光耀3月2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源头上看,党在武汉实现军事工作方针的转变,作出建军决策;党在武汉大力培养军事干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党在武汉组建和扩大“自己可靠的军队”(叶挺11军24师、贺龙20军等20个团);筹划和领导武装起义,从武汉出发,踏上建军之路。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斯诺赠送给新四军创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项英(武汉江夏人)的钢笔(军博收藏的一级文物)。 在抗日战争期间,武汉保卫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发起献金救国运动历史照片在“复兴之路”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均有呈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主持的进步刊物、文化艺术,抗战期间在武汉创办、出版的进步刊物和书籍包括《抗战行动》《抗战戏剧》。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创建人之一项英是武汉江夏人。 何光耀认为,回望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在武汉这片热土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制作:邓柳 | 编辑:方丹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