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宜昌的发展密码,不难发现,这座与三峡工程同频共振的城市,不仅坐拥战略要津、生态标杆和交通枢纽等独特优势,更以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拥有5个全国文明城市的耀眼成绩,让文明成为其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文明,是宜昌刻入血脉的鲜明底色。这里是屈原昭君故里,千年文脉滋养出深厚的精神沃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情怀,昭君出塞促进民族交融的担当精神,早已融入宜昌人的精神基因,成为这座城市最珍贵的文化遗产。
宜昌是一座“好人之城”
“信义老农”陈廷海一诺千金偿还债务
“带货司机”邓兰舟热心助人传递温暖
“三峡蚁工”李年邦日复一日守护江滩环境
“英子姐姐”刘发英
20余年点亮山区孩子求学路……
一个个平凡英雄用善举诠释大爱。近年来,15人(次)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4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宜昌也是一座“志愿之城”。立足守护“一江碧水永续东流”,培育了“长江哨兵”“稻草圈圈”“三峡蚁工”“周功虎清漂”等生态文明实践品牌,夷陵区“5210我爱夷陵”文明实践品牌,实现实践活动与城市品牌有机融合。文明浸润着宜昌的每一个角落,塑造出这座城市温暖而坚韧的品格。
文明,是宜昌享誉四方的重要标识。“不愧为全国文明城市”“我见过最干净的城市”,这些来自网络的赞誉,正是对宜昌最生动的注解。漫步宜昌街头,干净整洁的市容、井然有序的管理,无不彰显着文明城市的魅力。
这里的文明不是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融入市民生活的日常
斑马线前的礼让行人
彰显着市民的文明素养
垃圾分类的自觉践行
展现出对生态环境的珍视
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
传递着温暖的人情味
宜昌以精致细腻的城市管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文明的温度,也让离开的人念念不忘这座城市的美好。
文明,是宜昌人民幸福生活的坚实保障。宜昌始终坚持“铸魂、塑形、惠民”创建理念,将“惠民”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老旧小区改造让“老居民”过上“新生活”,到菜市场提质升级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滨江公园改造升级打造市民休闲好去处,到推进“全市一个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题;从美丽街区建设提升城市颜值,到文明交通整治守护出行安全……一项项惠民举措精准发力,一个个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文明,为宜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从昔日的峡江小城到如今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文明城市建设始终是宜昌发展的重要支撑。自1996年提出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历经15年不懈奋斗,宜昌于2011年成为全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极大地振奋了宜昌人民的精气神和城市发展气场。在近30的工作中,文明创建不仅塑造了宜昌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积极向上的市民精神面貌,更推动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的宜昌,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文明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成绩非一夕之功,创建永无止境。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宜昌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以文明之魂赋能城市发展,以文明之光点亮幸福生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昌篇章凝聚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