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首次在武汉永久会址举办

[复制链接]

以“高山流水遇知音”为主线,融合中法文化特色。3月20日,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在蔡甸区举行揭幕仪式,中法生态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首次在永久会址举办。


193952hfzfpm9onzd3jcvo.png

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鸟瞰图)


这座由钢结构和玻璃幕墙建成的连绵起伏的“山峦”,坐落在马鞍山与后官湖青山绿水之间,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永久会址是由法国著名设计大师岚明设计,建筑以“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为主线,融合中法文化特色,以流水型的外观设计与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下简称“中法生态城”)的自然环境巧妙融合在一起。


走进永久会址,阳光穿过大面积玻璃幕墙,为建筑内提供采光和保暖。在冬、夏两季,位于地下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可为建筑供热制冷,比常规空气源热泵和多联机节省能源20%以上。周边场地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全面践行中法生态城绿色发展理念。


193952jvx3uy0pvuxv3qt0.jpg

20日,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正式启用


“永久会址是中法共同参与生态城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代表作品。它为中法生态城项目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生活在生态城的居民能够切实感受到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城市。”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总领事胡建谊这样评价永久会址。


2014年11月,中法双方明确在武汉共同创办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永久会址落户中法生态城。10年间,中法双方在武汉、北京等地共同举办了六届论坛,汇集了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企业、项目、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影响力逐步扩大。


“2019年12月,永久会址建成并投入运营,实际上开始承担宣传推介中法生态城、对外开放与交往的重要功能。”中法生态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永久会址内的规划展示馆,全面展示中法生态城战略足迹、规划与重点项目,会议中心提供高规格的企业服务、会议服务等。


当天发布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十年发展白皮书》显示,10年来,中法生态城累计接待法国政府官员、企业集团、科研机构、协会组织3000余人次,赴法考察交流近20次。融合中法两国生态理念与技术,武汉市首座独立建设的大型区域分布式能源站、什湖生态治理等项目纷纷落地。中法生态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亿元,招商引资总额10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



来源:长江日报

制作:聂黎 | 编辑: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