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以来,蔡甸区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系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将移风易俗宣传到每家每户,带动居民共同践行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吹遍蔡甸城乡。
中法城采取多种形式,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文明生活新风尚。
汉水社区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军工社区宣讲居民公约,德和社区开展法律讲座等,引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崇尚科学,抵制陈规陋俗,弘扬时代新风。
同济社区利用“机器人科普进社区活动”契机,弘扬文明新风,让社区青少年近距离感知科技。恒大社区开展“变废为宝建家园”主题活动,帮助居民清点囤积在阳台、楼道的杂物,按分类和数量兑换绿植,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以实际行动贯彻绿色环保理念。
老世陈村在移风易俗宣传月滚动播放宣传标语
奓山街道深化“三治融合”,通过以案释法、现场普法、面对面说法,广泛宣传婚姻家庭、殡葬相关法律法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强家庭家规家教家风文化建设,打造“家文化示范基地”,传承优良家风;深化文明村创建,利用乡贤示范引领,持续开展“孝老敬亲”“身边好人”“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依托红白理事会,推行婚丧领域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醇化文明乡风。
蔡甸街道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通过各平台,弘扬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文明风尚,推介各地推进移风易俗的典型做法和经验成效,让文明新风“树起来”;通过“四季村晚”文艺演出和文明实践活动,向群众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索河街道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作宣传栏、文化墙,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培训,通过咵天亭将村规民约、村风民情、道德风尚、自治管理等问题拿到“桌面上”评一评、议一议,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崇尚文明风尚。并组织开展“十孝百善”系列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学有榜样、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助推乡村治理文明新风。
永安街道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建设,通过推动科普宣传进校园,宣传普及湖泊保护知识;组织沿乡村振兴示范带骑行活动,推介蔡甸美丽乡村新貌,形成健康生活新风尚;开展手绘团扇等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等,文明淳朴健康的新时代乡风正蔚然成风。
玉贤街道通过文化志愿服务、选树道德模范、开展道德讲堂宣讲、道德评议会等活动,深化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情感支撑,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农力村还积极弘扬乡贤文化,充分发挥村里老书记、老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些德高望重的乡贤熟悉村情的优势,参与村级纠纷的化解和人际关系的协调过程,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张湾街道新民村立足群众婚丧嫁娶、宴席招待等需求,将集体公共空间打造为红白理事厅,免费向群众开放。村里的红白喜事都在红白理事厅里办,摆酒席多少桌、收礼金或者不收礼金都会经过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理事会会根据事主家具体情况分类处理,既方便了村民,又推进了移风易俗。
侏儒山街道利用村湾农房闲置侧面作为展示窗口,绘制巨幅墙绘,充分展现文明标语、村规民约,营造和谐的邻里氛围,塑造文明乡风。
侏儒山街道阳湾村组建村史馆,展现红色革命故事,陈列村民捐赠的老物件,充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血脉,使村史馆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
大集街道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宣传栏、海报、微信、微邻里、科普知识讲座等途径宣传与弘扬移风易俗。将移风易俗和“书香家庭”“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蔡甸好人”“道德模范”等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带动作用。
加强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身作则,带头示范,树立文明祭祀观念,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的群众,推动移风易俗新风持续改善。
消泗乡督促12个村1个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红白理事会、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节俭办事的良好习惯,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定期举办“我们的节日”文明实践活动,通过积分超市兑换鼓励村民参加活动、参与村民自治,坚持“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物品”的思路,鼓励村民积极践行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新时代、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桐湖办事处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点带面、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的重要作用,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播村村响和面对面地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扎实推动移风易俗活动深入开展,在全处上下营造了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氛围。
来源:蔡甸区文明办 蔡甸融媒 制作:舒畅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