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脚滨鹬、红脚隼、栗背短脚鹎 蚱蝉、栗山天牛、宽边黄粉蝶 ......
01 沉湖湿地“生物家底”又刷新 带你认识新朋友
今天,《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以沉湖国际重要湿地为例》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出炉。
武汉这处“头牌”湿地,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被中外聚焦,上过央视、登过人民日报,这次新发现并记录到的各类物种达739种,其“生物家底”又刷新!
新发现及新记录情况
①「昆虫」 (滑动上图按顺序查看以下3种昆虫)
新发现并记录到蚱蝉、栗山天牛、宽边黄粉蝶等昆虫340种,完善了沉湖湿地昆虫物种的调查记录。
②「高等植物」 (滑动上图按顺序查看以下5种植物)
新发现扁秆荆三棱、垂穗薹(tái)草、具刚毛荸(bí )荠(qí)、三棱水葱、水马齿等维管束植物248种。至此,沉湖湿地已累计记录维管束植物达572种。
③「鱼类」
(部分鱼类图片资料)
新发现鱊(yù)属、唇䱻(huá)、蛇鮈(jū)、似鱎(jiǎo)、达氏鲌(bó)、华鳊(biān)、黄尾鲴(gù)、子陵栉(zhì )鰕(xiā)虎鱼、刀鲚(jì )、间下鱵(zhēn)鱼、黄䱂(yǒu)、暗纹东方鲀(tún)、鳗(mán)鲡( lí)等鱼类13种。 这些鱼类都是通过采集游离在湖水中的鱼类DNA,进行基因测序与数据库比对发现的。
④「两栖和爬行类」 (滑动查看中国林蛙、双斑锦蛇, 图片分别来源: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李茂良)
各新发现一个物种,分别是有“林地歌者”之称的中国林蛙,以及身上有彩色斑纹的双斑锦蛇。
⑤「鸟类」 (滑动上图按顺序查看以下7种鸟类)
新记录红脚田鸡、青脚滨鹬(yù)、红脚隼(sǔn )、淡色崖沙燕、栗背短脚鹎、远东树莺、红尾斑鸫等鸟类7种。
*至此,沉湖湿地累计记录到的鸟类达271种,占同期武汉市鸟类总数的61%。而沉湖湿地面积11579.1公顷,仅占市域面积的1%。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02 历时一年 多样方法调查10大类生物
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携手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大学、湖北众森生态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这次生物多样性调查。
⊙沉湖湿地2021-2022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数据表
参与调查的专业人员达30余名,调查范围涵盖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十类生物。
⊙相关工作人员在沉湖湿地参与调查
武汉市湿地保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李鹏介绍,本次调查采用了无人机搭载多镜头及红外摄像头、布设红外相机、环境DNA等多种新方法,并结合样线、样方等传统调查方法完成。
这次调查,红外线相机共拍摄到兽类6种,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河麂(jǐ ) 、貉,以及野生动物野猪、东北刺猬、黄鼬(yòu)和蒙古兔。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貉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河麂(jǐ ) 结合历史资料,沉湖湿地总共“藏”着兽类29种。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何如此丰富?本次调查的技术顾问、湖北大学教授李中强称,原因包括:
近几年,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大力实施退渔还湿和生态修复。截至2022年底,共有7.8万亩水面退出养殖,2.1万亩退化湿地完成生态修复。今年1月,湖北省湿地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显示,沉湖湿地越冬水鸟数量达10.4万余只,创下历史新高。正是生物的多样性,让我们的家园变得美丽而丰富。期待湿地花城的生物“大家庭”,出现更多新朋友!
来源:武汉绿化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