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 蔡甸 “红色大家庭”举全家之力建抗战博物馆

[复制链接]

接待到访参观者、讲解革命先烈故事、维护馆内设施设备……侏儒山战役博物馆开馆十年来,付建桥和家人携手用各自的方式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2013年开馆至今,博物馆接待游客53万余人次,成为“寻访红色足迹”的热门打卡地。


202631j2vt71z0p6j2vg2v.jpeg


今年3月底,侏儒山战役博物馆举办开馆十周年“红色传承”回顾展活动月,省内各地一批批前来瞻仰缅怀的后辈,在这里追忆革命历史,重温曾经的峥嵘岁月。付建桥既是馆长,也是宣讲志愿者,他坚持亲自讲解,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父辈的革命故事,每一次的讲解都铿锵有力、激情澎湃。


202744kzzprrh2puhf4roh.jpeg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位于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道阳湾村,1941年11月至1942年2月,著名的侏儒山战役在此打响,前后经过大小战斗14次,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与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黄桥战役等16个战役齐名,一并载入我军军史。


202744c3t3ineomxbeontx.jpeg

“红色大家庭”成员


付建桥从小接受红色家族文化熏陶和洗礼,其家庭在父亲付玉和参加革命后,在整个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四代五口人。付玉和始终以“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良家风教育子女,要求他们一生践行“永远跟党走”的初心使命,认真听党的话,任何时候都要对党忠诚。


侏儒山战役博物馆馆长付建桥说,“我们小的时候经常听我父亲讲这些先辈的故事,同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这个家庭。’所以我们这个家庭形成了一个核心,就是‘永远跟党走’的家风家训。”


202744gx78c783nddnd9z2.jpeg


为了纪念新四军第五师中原抗战(主要是侏儒山战役)的丰功伟绩,付建桥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他的兄弟姐妹拿出自己的积蓄,家乡的几位叔叔无偿提供自家土地的使用权,付建桥拿出毕生的积蓄,卖掉了在汉口中心区域的住宅。积数年之功,侏儒山战役博物馆于4月2日正式落成并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2017年12月建成“铁军亭”


付建桥告诉记者,如果是出一本书,或者是开展小型的活动,一晃就过去了,只有建一个博物馆这样的平台,才能够让大家知道,并深入了解到当年老一辈的革命事迹,更好地把它传播出去。


202744zu5k4i4k4447y7im.jpeg


建馆以来,付建桥及兄弟姐妹积极投身于红色文物的保护中。他们联系新四军后代收集侏儒山抗战的相关史料图片、书籍以及各类珍贵战时藏品达到上千件;出资保护当地5棵近百年榆朗、朴树、黄连木古树等;付建桥还号召村民沿着傅家山栽种了数百株香樟树,将傅家山进行全面绿化。


付建桥说,“在建馆的过程中,包括建馆后对外开放的十年里,我们整个家庭都是全身心地以馆为家,以馆为荣。我们先后接待了53万余人,我亲自讲解有万次以上,为参观人员提供近千场义务讲解。我今年进入了古稀之年,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终身事业来做,来宣传这件事情。”


202744zmzsxokmmmmsvtv7.jpeg


如今,在这个已有80多人的大家庭里,无论大家工作在何地,从事何种职业,他们都自觉践行“永远跟党走”的家训。付建桥的女儿付卓大学起就帮助父亲编辑相关文档,在北京读书期间,她代表父亲看望拜访新四军老战士,帮助父亲收集相关的资料。2010年博士毕业参加工作后,付卓把挣的钱全部拿出来支持博物馆的建设。


除了付卓,付家第三代和村里的年轻人都积极投身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活动,通过发挥博物馆的展览功能和宣传优势,把红色精神的种子播撒在荆楚大地,持续传承红色力量。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吴亭 杨铭

制作:方筱玥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