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稻虾综合种养”一田双收 蹚出农民新“钱”景

[复制链接]

春夏捉虾,秋收稻子。近年来,蔡甸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将特色水产种养殖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探索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粮渔共赢新局面,有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175345k9jiueu79qzs3eu7.jpeg


日前

在位于蔡甸区桐湖的

方湖农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

连片的稻虾田一眼望不到边

农户们牵着“一叶扁舟”

开启“扫田”模式


合作社社员华引萍动作娴熟地

将水中的地笼拖出

一只只活力十足的小龙虾

舞着大钳子现身水面

活蹦乱跳的小龙虾

装满塑料筐

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的虾子上市时间是4月10日左右,量多的时候一天卖一千多斤,现在平均每天五六百斤,已经卖了一个月了。我们虾子的质量好,个头饱满、品质优良,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看着稻田里高产的小龙虾,华引萍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175345v94btkt2b47kkwwk.jpeg


华引萍和丈夫方文静有着近十年的养虾经验,原来仅有26亩的池塘养殖虾。随着水产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3年前,合作社在区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引进稻虾综合种养新模式,他们流转了76亩田用于稻虾综合种养,试种养的第一年就尝到了新模式的甜头,小龙虾产值每亩达3000多元


175345mvba5agoewvjeanb.jpeg


从稻虾田的准备、水草的种植、水位的调节控制,到饲料的投喂、小龙虾的售卖,华引萍和丈夫都是亲力亲为、悉心管护。


方湖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文静说:“我们每天大概6点多就把虾子拖到白沙洲大市场去卖,现在大青是22元,中青是11.5元。稻虾综合种养的模式给我们农民创造了实惠,实现了稻谷和养虾的双丰收,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175345nzb6e709zeg7ezvy.jpeg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于4、5月份捕捞小龙虾,与池塘养虾6、7、8月份的捕捞时间无缝对接,拉长了小龙虾的市场供应时间。此外,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实现了种植养殖两不误。


近几年,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在蔡甸区得到大规模推广,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蔡甸区方湖农业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12月成立,吸纳了25户农户“抱团”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流转土地2400余亩,其中稻虾综合种养2000亩,螃蟹养殖400亩,为当地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75345czzo6hh9elllxl6l.jpeg


蔡甸区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负责人杨武华表示,目前,全区稻虾综合种养养殖面积是6.5万亩、池塘养殖面积1.2万亩,全区小龙虾的养殖产量达到1.2万吨。通过近几年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养殖农户的技术日益成熟,小龙虾通过提纯复壮后,规格和品质得到很大提升,农户每亩的收益可达3000元。全区小龙虾销售主要通过白沙洲市场流通到全国各地,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



源:蔡甸融媒记者 吴亭 杨铭

制作:汪千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