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白鹅、黑天鹅宝宝 51只体型、毛色各不相同水禽宝宝 组成的混编鸭科家庭 在武汉野生动物王国 “萌宠幼儿园”里 尽享初夏悠然时光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雁妈妈” 饲养员陈小英 无论妈妈去哪里 它们紧随其后陪伴左右
据“雁妈妈”陈小英介绍,小宝宝由亲生父母孵化、哺育是最好的。但是,有些雁父母将巢筑得离参观通道太近,蛋很容易被游客“顺走”,孵蛋时也容易受到惊扰。有的鹅父母,在浅滩筑巢,三月阴雨连绵,天鹅湖水位快速上升,鸟巢随时可能被淹没。为了保护鸟蛋的安全,饲养员们及时将这些蛋收集起来,进行了人工孵化。人工孵化出来的雏鸟,会把第一眼看到的个体当成自己的“妈妈”。
“这些宝宝中,长着黑色嘴巴,黑灰相间的是鸿雁宝宝。鸿雁是白鹅的祖先,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着橙色嘴巴、黄色羽毛的是白鹅宝宝,是骆宾王《咏鹅》诗里‘曲项向天歌’的原型。全身黑色,长着S型脖子的是黑天鹅宝宝,是澳洲的特有物种。”看着“萌宠幼儿园”里的孩子们,陈小英眼里充满着母爱。
每天早上,这些宝宝们排成一列,自己走到“萌宠幼儿园”晒太阳,下午又排着队回到笼舍。除了每天给它们喂食,陈小英还要处理这一大帮孩子们的“雁际关系”。自然界中存在“啄序”现象,等级高的动物会啄咬等级低的同类。即使饲料充足,体型大的也会欺负体型小的宝宝。陈小英会及时对“幼儿园”进行“分班”,将小宝宝们先隔离出来,等它们强壮一些后,再融入群体。
“它们大的快三个月,小的出生不到两周。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绒毛换成羽毛,很有成就感。”陈小英说,等它们长大了,就会回到自己的族群,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到那时,希望它们还认我这个‘妈妈’”。 来源:蔡甸融媒记者 刘婷 辜子琦 制作:万轶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