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的美丽乡村
蔷薇花如瀑布般倾泻
葡萄青藤顺着木架攀爬
这里是武汉市蔡甸区的都市田园综合体,有着成片的花海、露营的人群、飘香的瓜果、喧闹的民宿……蔡甸区正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谱写现代田园诗,点燃乡村烟火气。
4月25日,当记者跟武汉市10家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主体前往蔡甸区参加创建交流活动时,就被这里的美丽乡村吸引。
在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天星村,花博汇都市田园综合体以花为“媒”,创新农文旅消费场景“引流圈粉”,让“诗和远方”近在眼前。园区内各类应季花卉争相开放,随处可见市民相约结伴,拍照露营。
在种植花卉的同时,当地对天星村的闲置住房进行个性化改造,将这里打造成为一个集特色农产品种植、花海农旅观光、科技农业产业、美丽乡村体验、花卉贸易展销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白天赏花,夜观烟火。夜游经济点燃乡村烟火气。花博汇的“知音盛焰·花博汇”第二季,各主题烟花与国风演艺、港风复古、乐队嗨唱等跨界融合,声、光、影、剧、焰等元素于一体的大型烟花秀为游客带来极致的感官体验。随着“夜间赏花”模式的开启,民宿入住率也不断提升,市民游客开启“微旅行”。
除了能赏花、品美食、住美宿,市民还能亲身体验“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田园之趣,谱写一首现代田园诗。在花博汇市民农园,市民认领一块土地,做一回农场主,带上全家走进属于自己的田间,感受春种秋收,万物生长的乐趣。林下养鸡、池塘养鹅、山坡养羊、虾稻共养,我家农场生态养殖园采用自然散养模式,投喂自种蔬菜和粮食,提供健康绿色的禽蛋肉类产品。
记者了解到,花博汇都市田园综合体目前已建成种苗繁育基地、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莲藕种苗繁育基地、市民农园、果蔬农场、柑橘园、蔬菜采摘园、养殖园、蔬菜花园、七彩莲池、林下花海等项目,后续将在持续完善生产功能的同时提档升级,应用智慧农业,着力推进果蔬农场及市民农园等项目实施,形成以科技实践、农事体验、农业生产、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农业体验区。
在蔡甸区玉贤街松林村的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核心区2000亩生态园里,第一季的瓜果开始陆续成熟。
走近园区,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大棚里葡萄青藤弯弯扭扭地顺着木架攀爬,还有橘、橙长势喜人。草莓园、圣女果园、甜瓜园、樱桃园、李子园、桃子园、桑葚园等专业园区的瓜果挂满枝头。这些瓜果五颜六色,飘香四溢,吸引不少市民前来品尝。
据介绍,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紧临十永线,东临汉沙路,南倚九真第一峰龙霓山。园内农业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农耕作物品种齐全,一年四季花草瓜果飘香,又称“百果园”。
这几年,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迎来提档升级,面积发展到5475亩,成为武汉十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之一。
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果蔬研发”为一体的乡村新型综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补齐短板,盘活资源,全方位提高村民收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综合体创建盘活抛荒土地,解决当地村民就近就业。生态园区立足蔬菜、小水果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带动蔬菜、水果加工,逐步发展成为果蔬采摘、休闲观光、农业科普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综合体。去年,这个生态园产出的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400多万斤,其中果蔬采摘100万斤,游客20万人次,年产值3000余万元。截至目前,周边7个村湾120家农户成为综合体“新农人”,近500人就业,户均收入3-5万元。
目前,已建成采摘园、渔乐风情园、生态农牧养殖区、农家特色餐饮区、科普农业示范等五大功能园区。
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负责人王博表示,未来,将打造“中国藕谷”“康养农业”示范园、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园,逐步彰显“低碳生态、设施智慧、科技十足、优质高效”的园区特色,进一步促进三产融合,带动周边整体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