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草木青绿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中 款款走来
中国人的节日一向有着“氛围感” 无论是喜庆红火的春节 亦或是叠翠流金的中秋 仿佛离开了色彩的加持 节日就失了那么些韵味 那么 清明的专属印象是什么?
清明节源自早期人类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一天人们的思绪,也如这天青小雨一般增添了些许伤感,无论身处何方,都早早便带上祭祖用品踏上归途,怀念先人。
一烟飞舞的纸灰,一声低沉的祷告,道不尽浓浓思念。
祭扫后 「踏青」的轻松愉悦 便将忧思与生活压力 一并扫去
泼墨山水、扶云直上。如若想不到好去处,那就来「九真山」。
约上三五好友,迎轻雾云雨出发,去浮云梯登高望远。去那澄澈如镜的连理湖、明若水晶的玻璃栈桥、参天碧色的木林竹海。
美好生活离不开鲜花的点缀,「武汉花博汇」的花儿们彼时正姹紫嫣红,为清明的单调色彩点缀了不少鲜艳。
徜徉于花海,呼吸带花香的清甜空气,身心仿佛都得到了净化。
结束白天的旅途,不妨驻足望向空中光与夜的美丽闪现。
4月-6月节假日期间,知音盛焰·花博汇烟火剧场秀第二季焕新归来,沉浸式体验烟花的绽放,让清明不止只是“清明”。
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如今的“清明”其实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个时节融合而来。美食自然也是一大特色。
「青团」当属清明的主打美食了,用来自食或招待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将艾草汁与糯米粉揉合,佐以豆沙、咸蛋黄、枣泥等馅料蒸制的绿菓,只一口便唇齿留香。
除却青团,大集的「绿豆包子」也是一味不错的美食。不同于青团的软糯弹牙,大集绿豆包子面皮紧实,馅料仅豆馅一种。蒸制后还需再下锅炸至金黄酥脆。
旧时用荷叶包装,更添一丝清香以解腻。三百年来,这份关于包子的文化传承,也象征着祖祖辈辈蔡甸人对生活无尽的热爱。
归来若添寒意,那么一碗热气与卤香碰撞的「蔡甸牛肉面」,足矣温暖你的胃与心,抚去你一整日的疲惫与饥饿。
「排骨藕汤」是蔡甸人颇为自豪的特色。4月的藕,经过大半年的养分积累,已变得糯粉香甜。与排骨搭配,煨出来的汤汁润如白玉、浓香纯粹。是为常盼的那口“家之味”。
杨柳悠悠,天青万里
祭扫踏青的每一弯小路 品味美食的每一口满足 都是先祖的智慧与美好馈赠
这个清明 愿你拥有一份绿意畅然好心情 来源:蔡甸融媒 制作:汪千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版权声明:此文为原创作品,转载须获授权,否则视为抄袭侵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