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圆子、摊豆丝、晒腊味......舌尖上的蔡甸年味,真浓真香!

[复制链接]

摊豆丝,炸圆子,做麻糖,磨汤圆,打糍粑,灌香肠…….小时候盼望过年,总是与美食有关。一到了腊月,各家各户就热火朝天的忙开了,空气里也开始飘起诱人的年味。


135136atlrydqrrlz23d4y.jpeg


时代的变迁带来生活的便利。现在过年,已经不像儿时的那般忙碌。但是那些记忆里的舌尖年味依旧妆点着我们的新年餐桌;最熟悉的家乡味道,依旧是每个蔡甸人最真切的念想和期待。


舌尖上的蔡甸年味有哪些?我们一起去看看~


135136e7ml23ppmyhnyqm3.jpeg

春节过年,虽然家家户户的饭菜各有花样,但是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圆子是每家每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团圆吃圆子,吃了圆子,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135136f1314lsg9g49ois4.gif
135136sttwhktzfgwwrtsp.jpeg


市场上圆子种类很多,看着似乎都差不多,但是对于从小吃到大的蔡甸人来说,蔡甸圆子有着自己的独特风味。



135136xab660hm5lka1655.jpeg


蔡甸圆子混合了猪肉和鱼肉,吃起来既有鱼的鲜美,又有肉的清香,外酥内嫩,富有弹性和质感,有着其他圆子不可比拟的风味。


135136pkllmkfww3676k8w.jpeg
135136cu0jogz8fpfo8fvz.jpeg


对于许多人来说,与圆子的味道一同珍藏在心里的,还有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炸圆子的场景。


看着圆子在油锅里慢慢变得金黄,迫不及待的等待着第一颗圆子的出锅。滋滋作响的油锅,四处弥漫的圆子香气,亲切的家乡话,幸福满足的笑容,是记忆里最温暖的存在。


135136szhnsewjtnstg7rr.jpeg


135136naaaxqai8qucauqi.jpeg

院子里挂起一串串香肠,阳台上晾起大鱼和大肉,这是属于武汉人腊月的仪式感。


不同于山区利用柴火烟熏制作腊肉,武汉的腊肉、腊肠是放到太阳下晾晒风干而成。利用冬日的低温、阳光和风力,慢慢完成自身味觉转化,酝酿出让人想念的那一口年味。


135136mlpt9nq6lgx2c894.jpeg


做好的腊肉,瘦肉鲜红,肥肉晶莹,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腊肉炒藜蒿、腊肉炒菜薹,新鲜的腊肉配上最时令的蔬菜,就是蔡甸人最熟悉的家乡味。


135136d12zp8e8bxcyos3v.jpeg


多样的腊货中,香肠应该是最受欢迎的存在了。一排排挂在阳台上,增添浓浓的新年氛围。


什么样的香肠最好吃?有的喜欢瘦一点,有的喜欢肥肉多一点,有人喜欢辣一点.....每家都有自己的口味和答案。


肥瘦相间的香肠,只需简单蒸熟就可以充分发挥出它的滋味来。切成小片,一边切边一边流油。吃起来唇齿留香,一上桌,就会被抢光。


135136gwsxvkbwi55x559z.jpeg
135136durnni1gthfuyk1r.jpeg


作为鱼米之乡,鱼也被安排进了蔡甸人腊味的行列。一条条肥美的鱼被挂在架子上,给人内心以无限的安定和充实。


腊鱼,俗称腌鱼、咸鱼,凭借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和越嚼越香的独特风味,成为了蔡甸人过年的必备的一道传统菜。


135136lgaawbpbgrwwdgmr.jpeg


听有经验的人介绍,腊鱼制作并不麻烦,时间是成就美味的关键。每年冬至那天开始到腊月结束都是腌制的黄金时间。选料也有讲究,鱤鱼为上选,青鱼次之,草鱼为三。


吃的时候,把腊鱼切块放进蒸笼里蒸15分钟左右即可端上餐桌。独特的香味四溢开来,佐小酒,下饭,或手撕着吃,越嚼越香,别有一番滋味。


135136pak0fs2fm2jm2tq0.jpeg
135136q3c1hln41v6hdvho.jpeg


腊肉、腊肠、腊鱼,不仅是人们过年餐桌上的重要一味,也承载着父母们对儿女的无限关爱。


它们被装进箱子,放入后备箱,随着再次离家的人奔赴天涯海角,让他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温暖。


135136dv1sz0v0v9evsbbp.jpeg

记忆里,过年不出去过早,家里人就会煮上一锅豆丝。端上烫呼呼一碗,呼哧吸溜地吃完,全身都暖和了。


豆丝,在某些地方又被叫做豆糕、豆折,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汉口竹枝词》中就有它的踪迹。以前冬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摊豆丝。冬阳下,屋前、房顶摊满晾晒的豆丝,飘着满满的年味。


135136wzajg3aaunfjbnyj.jpeg
135136w4w1008i9w0upw6f.jpeg


做豆丝是个手艺活,从原材料挑选、混合比例到泡发温度、时长等,每一步都要小心把握。


大米混着一定比例的绿豆浸泡磨浆,架起大锅大灶,等火旺了,一瓢浆旋着倒进锅,用专门的工具抹开摊匀,盖上锅盖。一会儿,一张又大又圆又薄的豆丝面皮就成形了。


135137nvoj1ywvluqzvojj.jpeg


摊好的豆丝饼,置凉切丝,放在竹席上晾晒几天,就成了干豆丝。摊豆丝的日子都赶在连续的大晴天,晒饱太阳的豆丝可以保存很久。


135137ft096l9ke9bb9vv9.jpeg


豆丝的吃法多样,煮豆丝、炒豆丝,各有所爱。


干豆丝多用于做煮豆丝,腊肉在锅底爆香,炸得金黄,倒入冷水、豆丝一起煮。待汤白了,豆丝软了,加点小青菜,撒上盐等调味,煮成糊糊的感觉,就可以开动了。豆丝带着腊肉的咸香、青菜的清新,一口下去,软烂有嚼头,暖意跟着沉进胃里。


135137xwmwg864fjujmgxy.jpeg


炒豆丝更考验手艺,豆丝经过高温煎炸,变得焦香酥脆,加入大蒜叶、腊肉,米香融合了蒜叶的清香和腊肉的油香,变得滋味十足,好吃到停不下来。


135137kpnfx1hipepri1hq.jpeg


135137okakrkgpmgamuk9l.jpeg

寒冬腊月,一碗热气腾腾的排骨藕汤,是每个在外闯荡游子最想念的家乡味。


135137bj78rtv78az8f853.jpeg


蔡甸莲藕种植悠久,早在宋代即作为皇室进贡品,现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莲藕也融入蔡甸人的一日三餐四季之中,炒藕片、藕圆子、藕粉、粉蒸藕....厨艺出众的蔡甸人赋予了这味平常食材无穷的想象力。


对于蔡甸人来说,藕汤是招待贵客的必备珍馐,亦是年夜饭上最不能缺少的存在。一碗香喷喷的藕汤,代表着家的无限温暖。


135137gt8h4qroqo777j22.jpeg


蔡甸人做菜讲究精细,蔡甸红莲藕,配上猪骨,慢炖几个小时,让肉香和藕香相互交融。还要撒上胡椒,使汤喝起来不腻,汤味更加鲜美。


135137umvdjjrhfjuu8thh.jpeg


炖好的藕汤,汤汁带着浅浅的粉色,漂浮着亮晶晶的油花。暗红的藕被炖的失去了棱角,轻咬一口就牵扯出千丝万缕来。肉也被炖的软烂,轻咬一口就骨肉分离,肉中融入了藕香,余味无穷。


135137p40v1brh01xp613x.jpeg


年近乡更切,家乡年味是在外谋生人舌尖上的羁绊,是环绕在游子心中永远的乡愁。一缕熟悉的清香,一种似曾相似的味道,就能将这种羁绊唤起,让人突然的想要回家,想要回家过年。


万千蔡甸美食,还有哪些年味让你念念不忘?欢迎在文末发消息告诉小编哦~



来源: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

制作:吴昔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