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乎乎、香喷喷,蔡甸人的冬天少不了这碗豆丝!

[复制链接]
腊月将至,少不了一碗咕咚冒泡的腊肉煮豆丝。

热乎乎,香喷喷,糊糊状的豆丝,让人一下子想起在家的感觉。

豆丝是湖北的传统美食,家喻户晓。

记忆里,过年不出去过早,家里人就会煮上一锅豆丝。加上现成的腊肉白菜,撒上胡椒,色泽分明,香气喷喷。端上一碗,呼哧吸溜地吃完,很满足。

174324kz4jcdwu3lkutq5q.jpeg


1


 冬日里摊豆丝

豆丝,在某些地方又被叫做豆糕、豆折,最早可追溯到清代,《汉口竹枝词》中就有它的踪迹。

武汉人把做豆丝称为摊豆丝。以前冬闲时,家家户户都会摊豆丝,热闹非常。

直到现在,豆丝仍是湖北人吃不到就会挂念的家乡味道,也是冬天走亲访友的硬通货。

174324g8ipmclppcdr4l8t.jpeg

别看豆丝姓豆,其实主角是大米,绿豆做配。

豆丝制作过程比较繁琐,从原材料挑选、混合比例到泡发温度、时长等,每一步都是制胜关键。

大米混着一定比例的绿豆浸泡磨浆,架起大锅大灶,等火旺了,一瓢浆旋着倒进锅,用蚌壳抹开摊匀,盖上锅盖。

一会儿,一张又大又圆又薄的豆丝面皮就成形了。

174324zjtjjgdzjl0xblpa.jpeg
174324k8jz8mxddx5trmmx.jpeg

摊好的豆丝饼,置凉切丝,放在竹席上晾晒几天,就成了干豆丝。

174325f17t7iru57fthrus.jpeg

摊豆丝的日子都赶在连续的大晴天,晒饱太阳的豆丝可以保存很久。

冬阳下,家家户户屋前、房顶摊满晾晒的豆丝,飘着满满的年味。

174325ktabbnabqtgppupw.jpeg


2


美味蔡甸豆丝

两江交汇的蔡甸区,河流纵横,物产丰富,种植了大米、黄豆、绿豆、荞麦等优质原料。

传统手工工艺结合现代先进生产工艺精细加工,生产出了味道口感独特的蔡甸豆丝,久煮不断、浓稠糊汤、滑爽美味。

2017年,蔡甸豆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74325uge5t3735tbq15q8.jpeg

蔡甸豆丝发展如火如荼,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蔡甸“豆丝大王”,万顺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理事长夏长兴曾是一名下岗工人,他回到家乡创业带领父老乡亲们搞农产品深加工。

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专门的豆丝加工设备,大大增加了豆丝产量,保证了豆丝品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

174325acztz5z00a9zh850.png

万顺合作社生产的豆丝口味多样,绿豆豆丝、黄豆豆丝、荞麦豆丝,还有极具蔡甸特色的莲藕豆丝。

莲藕豆丝创新地加入了蔡甸藕粉,让豆丝更绵软、筋道。放进锅里煮食,就能闻到浓郁的莲藕香。

如今蔡甸豆丝系列产品遍布武汉各大商超,还卖到了北京、上海,备受欢迎。

174325xhh9m7qpc2aawq2a.jpeg




3


豆丝吃法多样

月饼和粽子有甜咸之分,豆丝也有干湿之别。

刚切好的新鲜豆丝,就是“湿豆丝”。晒干之后易于保存的,就是“干豆丝”。

干、湿豆丝口感有不同,吃法也有差别。干豆丝以煮居多,湿豆丝适合直接炒。

但不论是干豆丝还是湿豆丝,都能吃出不少花样。

174325rbil61izz6gn247k.jpeg

糊汤豆丝最常见,其次就是枯炒豆丝。

红白分明的腊肉在锅底爆香,炸得金黄,倒入冷水、豆丝一起煮。

待汤白了,豆丝软了,随便给点小青菜,撒上盐、胡椒粉等调味,煮成糊糊的感觉,就可以开动了。

豆丝带着腊肉的咸香、青菜的清新,香味扑鼻。一口下去,软烂有嚼头,暖意跟着沉进胃里。

174325lurguypqxm40pg4x.jpeg

枯炒豆丝是许多人的最爱,更像是小吃。

枯炒豆丝一般用湿豆丝炒食,豆丝经过高温煎炸,立刻焦香四溢。随口味加入大蒜叶、腊肉等,最后加入佐料调味,一份油亮焦脆的枯豆丝便大功告成。

简单的枯豆丝,吃起来却嘎嘣脆,让人一口停不下来。

174325rmig3lugtmmge75u.jpeg

豆丝的吃法还有很多,比如像炒面一样炒着吃、包着各种馅料吃,还可以淋上芝麻酱做成热干豆丝。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豆丝,吃起来却有千百种滋味。


//

豆丝上桌,意味着冬天已来
煮一碗热气腾腾的豆丝
为这个冬天增添许多暖意


蔡甸区文化和旅游局

制作:聂黎 | 编辑:方丹 熊霞 | 责编:方军

出品:蔡甸区融媒体中心

您有新闻线索,请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027-84942678

投稿邮箱:2187431778@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官方微博
智慧蔡甸
模板大全
智慧蔡甸
意见
反馈